其实早在七十年代,西飞公司就曾经试图在轰六的基础上,放大机身,研制国产战略轰炸机,只不过当时条件太差了,根本不可能成功。
当时其实只是把三叉戟客机上的斯贝512发动机拆下来,装到轰六的机翼下面,这样就变成了一款四发战略轰炸机,但是斯贝512发动机又不能买到,而且还是民航发动机,不是军用的。
不过在当时来说,这样一款战略轰炸机,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这架轰六i还造出原型机,进行了试飞。
可以说轰六i是所有的轰六改型中,唯一一个采用四发布局的,当然512发动机推力太小了,才五点五吨,四台也只有二十二吨,只相当于一台涡扇二零发动机。
七十年代初,空军要求加大轰六轰炸机的航程,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要知道涡喷八发动机,寿命实在太短了,而且油耗相当高,当时的涡喷发动机,寿命不过三百小时,还没有飞几次呢,就要换发了,轰六就这么悲催,而再看看当时的b52h战略轰炸机,采用的可是涡扇发动机,非常省油不说,八台涡扇发动机,还能飞一万六千公里,寿命还很长,几千小时,足足是涡喷八的十倍了。
西飞最早提交的方案,是采用四台jt3d-3b涡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波音707客机使用的发动机,同时也是b52h战略轰炸机使用的发动机。
当时准备仿制这款发动机,编号涡扇八,不但可以为远程轰炸机作为动力,也可以为大客机作为动力。
只不过远程轰炸机研制成功之前,轰六加大航程型要作为一个过渡,所以当时就计划在保持翼根发动机布局的同时,在机翼下再吊挂一对发动机,这样改进工作量就比较小了。
只是当时来说,使用四台jt3d-3b涡扇发动机,推力有点过剩,毕竟一台八吨推力呢,四台就是三十二吨推力了。
最后采用三叉戟上的期贝发动机,推力五吨多一点,而且这款发动机尺寸重量小,油耗低,比较适合改装。
民用涡扇发动机,用到军用飞机上,确实也没办法了。
虽然最终轰六i造出了原型机,还飞了几十个架次,但最终还是被放弃了。因为发动机很难保证,毕竟时代又变了,国外又制裁了,肯定是不允许拿来制造轰炸机的。
当时一台涡喷八的价格是八十万,而一台斯贝发动机的价格是一百二十万,但是斯贝涡扇发动机,寿命是涡喷八的八倍,如果真换了涡扇发动机,不仅全寿命周期成本更低,而且性能大增,可惜的是,当时发动机确实无法保障。
这和后来研制飞豹是一样的,飞豹用的发动机,还是牛牛家退役的f4k舰载战斗机上拆下来的库存货呢,买完就没有了。
涡喷八发动机实在是太差了,现在都新世纪了还在用这种落后的发动机,不仅是使用成本非常高,而且轰六的性能太差了,所以李轶必须要提出来!
涡喷八发动机推重比才三,一台就重达三点一吨,而且还是没老虎,油耗比涡扇发动机高三分之一以上,寿命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为轰六换发,是势在必行的,空军也一直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有合适的涡扇发动机。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李轶提出来的建议,确实很好。
就说最新款的轰六h吧,这个改型,从八十年代末提出要求,到今年才开始装备,虽然说它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装,但还是使用的涡喷八发动机,基本上只是改航电,加外挂架,可以挂载远程反舰导弹等。
整体性能还是不行,只能飞五千公里,作战半径不理想。
要是换涡扇二零发动机,再放大机身,优化设计,航程和作战半径要翻倍啊,妥妥的战略轰炸机了,所以在场的领导和专家们,怎么能不动容呢。
轰六可是仿制的图16轰炸机,结果仿制出来以后,比原版性能还有不小的退步,要知道图16轰炸机可是航程达到七千公里的,产量二千架,而且还是五十年代就开始装备,甚至图16还改成了图104客机,产量达到二百多架。
轰六直到六十年代末才完成仿制工作,批量生产服役,但是因为发动机不行,再加上机体结构的仿制不行,载弹量也比较小,航程缩水一千多公里,长期以来轰六只能挂普通的炸弹。
其实最要命的还是轰六的机体空间太小了,改装余地太小,即便是后来改的轰六加油机,也受制于机体小,导致它的载油量太少,只能给两架中型战斗机加油,要是重型战斗机就不行了。
还是要真正的战略轰炸机才行啊,起飞重量得一百多吨,就拿b52战略轰炸机家族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这款战略轰炸机,李轶可是很清楚,未来它甚至有可能服役到一百年。
b52战略轰炸机总共生产七百多架,参加过的实战很多,虽然在安南战场上,被击落了不少,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厉害的,地毯式轰炸也是闻名世界。
b52战略轰炸机1948年提出设计方案,1952年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55年批生产型开始交付使用,先后发展了b-52a、b、c、d、e、f、g、h等8种型号,1962年停止生产,现在还在服役的是最后一批b52h,总共有八十架左右。
b52战略轰炸机虽然看起来怎么样,像客机似的,但是它的航程却是惊人的,一万六千公里,如果再空中加油,飞得更远,甚至有了空中加油,b52h可以进行全球轰炸,它曾经创造过连续飞行二十四小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