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他们与本地专业铁匠尤其是罗老头的探讨,最终总结了一套兼具现代机械与古代手艺的特色工艺出来:
1用水力锻锤把低碳钢锭锻造成长条形的钢板;
2用生铁做成一根长棍,用车床削圆;
3将钢板卷制在长铁棍上,锻成钢管,再将另一根钢板卷制上,形成双层钢管;
4用钻床钻削钢管内膛,形成光滑平直的枪膛;
5堵住后膛,形成药室和火门。
他们一开始先用普通熟铁试制,由于生产板甲的时候已经把锻钢板的技术练得很熟了,第一步进行得很顺利。但接下来很快就卡住了,卷板的时候搞得奇形怪状、歪歪扭扭,根本形不成想象中的铁管模样。最后还是请罗老头这样的专业铁匠出手才搞定。
后面的步骤也遇到了一堆奇奇怪怪匪夷所思的问题,耗损了大量时间。
这个项目年中立项,到了九月才勉强做出一根20左右口径的枪管,装上火药放了几发,从少到多打了五十多发才炸膛,还算可以了。
之后他们又做了几根熟铁枪管练手,觉得差不多了,才用宝贵的自制低碳钢试制。
这所谓的“低碳钢”实际上并非特制的,而是平时冶炼过程中因为工艺控制不佳而意外得到的一批碳含量偏低的钢材。它的硬度和加工难度也没比外购的熟铁高多少,但是杂质含量要低得多,强度更高,能承受大得多的膛压。
(这年代的“熟铁”和后世的熟铁不是一个概念。后世的熟铁指的是碳含量接近零的纯铁,非常软,想脱碳到这种程度其实也不容易;而这年代的熟铁受限于技术仍然含有不少碳,只不过相比生铁有了一定韧性不会摔碎罢了,用后世标准来说也算低碳钢的一种)
加工低碳钢枪管的时候,由于罗老头手艺熟练了许多,加上有机械辅助,加工效率还算不错,在一个月内接连把20和25口径的枪管做了出来。看样子,以后量产了还能再提速。
这两根只是枪管,木托、发火机构等等都没做,但现在只是实验一下,有枪管就够用了。武备组诸人简单把两根枪管测试处理了一下,制造了合口的铅弹,确定了适宜的火药用量,由各自强装药确定安全无虞,便准备拉出去见真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