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藏古不富
京城收藏界那位尽人皆知的马老师曾经在做节目的时候这样说过。
“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重新活过一次的话,那么肯定都是人生赢家。”
他的意思,其实是说历史的特殊性曾经造成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大底。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确实有很多东西,其价值是被长期低估的。
那么如果有谁可以从新活一次的话,只需要适时买点那些被低估的东西,就很容易变成大富翁,过一辈子不用再为钱发愁的舒坦日子。
这番话说得没错,但也不全对。
确实,灵魂穿越到八十年代的宁卫民,首先就感觉到这个年代真是处处都是漏儿。
而且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漏儿。
别的先甭说,光买入生肖邮票这一项,就够他实现财务自由的了。
要再算上被他纳入囊中的那些近代字画,那已经足够让他三十年之后登上福布斯,问鼎“世界首富”宝座的了。
这还不包括他随后继续买入的印石、瓷器,还有那些诸多杂项的玩意呢。
如果再考虑到到随后而来的金融地产、网络科技时代所带来的数之不尽的获利机会……
谁要说他这辈子还能受穷,那怕是要注定被现实把脸打肿的。
可以说,这世间再牛的牛人,夺走宁卫民的小命儿或许可以,要夺他的财运可就难了。
这小子就是当世能点石成金的善财童子,就是现代手握聚宝盆的沈万三啊。
要说这天底下还有比他能捞钱的人,除非这世界上还有第二个穿越者。
可问题是,收藏这行里还有一句话呢。
那就叫“藏古不富”,又作“贪古不富”。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
第一是说收藏太费钱,玩儿任何门类,都得有不计其数的资金持续投入进去。
普通人又有多大的财力能支撑这个爱好呢?
所以便有些极端的例子,哪怕砸锅卖铁,卖车买房,也要搞收藏。
第二点是说收藏人的惜售心理,只买不卖。
不少人觉得收藏是讲缘分的,一件器物如果卖掉,可能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
所以让这些人割爱,将自己的收藏卖掉换钱是很不能接受的事。
那就是越买越穷,最后连维系正常的家庭生活都不能够。
应该说,这两种人对收藏的爱都是毋庸置疑的,但也相当可悲。
因为他们都太走极端了。
一个是执着那些没到手的,一个是痴迷已经在手里的。
有了这个“不舍得”,也就让他们哪怕拥有再多的财富也跟没有一样。
会永远感到钱不够花,一直过着经济窘迫,如同穷人的生活。
坦白的讲,其实自打今生打买猴票开始,宁卫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犯类似的错误,落入同样的窘境之中。
因为一,挣钱的能力,他自诩天下第一,并不认为自己的钱会不够用。
这年头,他光工资就每月三千。
虽然因为买近代字画,大部分工资宋华桂已经预支给他了,可按月还有奖金呢。
要知道,就因为他促使皮尔?卡顿服装涨价,力主提高非销售人员的待遇。
他如今的奖金可比工资高将近两倍啊。
再加上服装尾货,高档烟酒,绢人石雕等手工艺品,都是他来外财的大宗。
以及还有邮票市场坐庄倒手来的小钱。
他这一个月,平均十万块的收入是没问题的。
完全可以说是当今京城的首富,跟家里有印钞机差不多。
而其二,他也并不认为自己会对这些死物件那么执着。
在他看来,自己本就是个市侩人,没那些风雅之人的对古玩的痴迷。
买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卖的,样样都是炒作的筹码。
怎么也不可能当个死守金山的傻子啊。
可问题是人算不如天算。
现实中,他还恰恰就变成了这么个大傻子,这两样毛病他一个也没躲过去。
在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太过自大了。
他既没有想过,人生总是会出现自己预想不到的情况,计划会赶不上变化。
也忘记了人的贪心是无边无际的呀,永远会高于人的能力。
旁的不说,像乔万林这次为他打开的工艺美术行业的库存大门,就让他又感受到了罗锅上山的滋味——钱紧哪。
这笔账要详细说起来,是这么算的。
原本春节过后的时候,为了买印石,宁卫民就把去年积累下的五十万花了个精光。
那么再要现钱,就得靠他重新积累了。
后来四月份的时候,见到了孙五福。
为了安置人,开张收敛旧货,他又前后出了三万块的本钱。
然后就到了筹备饭庄的日子口儿了。
原本他手里捏着这三个月挣得二十七八万,还觉着满富裕呢。
认为加上六月份的收益,小四十万,用于帮衬一把饭庄子已经足够。
可结果一干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首先就有许多意料之外的开支,斋宫的施工费也多掏了两成。这就十八万没了。
其次就是跟着乔万林转悠个个工艺品厂为饭庄买适用东西。
什么印刷厂、证章厂、宫灯厂、料器厂、珐琅厂、烧瓷厂、京城工艺品厂、金工艺术品厂,木艺雕刻厂……
这一圈兜下来,他是真没想到,这些厂子库里的好东西太多了。
而且都是外面轻易见不着的便宜货。
那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