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杨冬燕忧心忡忡。
老魏家的人虽然天生都是缺心眼, 可也不至于瞎到这个地步。眼看杨冬燕一整天都唉声叹气的,吃饭叹气喝茶叹气,哪怕是从堂屋走到自己那屋也仍然在不停的叹气。
唉……
瞎子都看出来她有心事儿了。
作为老魏家的智商担当,方氏果断的将手头上的家务活儿尽数交给了小杨氏, 无视小杨氏控诉的眼神, 径直走到了杨冬燕跟前, 大声唤道:“娘!”
换做平日里, 在家里没有外人的前提下,杨冬燕铁定是张嘴就骂的。可眼下, 她却只是幽幽的抬起头看了方氏一眼, 随后又再度长叹了一口气。
方氏就觉得吧,可能她婆婆真的遇到难事儿了。
思量了一下,方氏劝道:“娘可是碰上不顺心的事儿了?不然我帮你去喊大伯娘过来,你俩聊聊?”
“你大伯娘为了她家小子的亲事, 都快把头给挠秃了。别折腾她了,人家也怪不容易的。”杨冬燕叹息着说道。
方氏就很不能理解,她早就想说了,就她这个婆婆啊, 脾气好的时候就特别好, 也格外得善解人意,发自内心的为别人考虑。
——前提是别人。
正常人是对家里人春风拂面,对外头人寒风凛冽。搁在她婆婆身上, 整个儿就是反的,说没病都没人信。
“那就不找大伯娘。”方氏果断的改口建议道, “不然明个儿一大早, 娘送窝头去南田村吧。”
听到这话, 杨冬燕的叹息声都戛然而止了。
“你什么毛病?老娘心里已经很不好受了, 你还让老娘明个儿起得大早,冒着寒风走大老远的路去南田村?你心疼你男人,你就不能心疼你婆婆?”
方氏望着眼前这个熟悉的杨冬燕,心中的大石头总算是放下了。起码还知道骂人,那就说明没病入膏肓。
“娘啊,我的意思是,你不是心里闷得慌吗?索性回娘家走走呗。眼下是出了年关,可这不是还在正月里吗?把窝头送到学堂里,你再去老杨家看看娘家人,这心里不就好受多了?”
说这话时,方氏只差没跪地喊冤了,她是真的出于好心,才不是心疼男人不心疼婆婆。
心说就礁磬村和南田村这点儿路,她心疼个屁啊!上山拾柴禾比这累多了!
然而,杨冬燕拒绝接受方氏的好意。
别个当媳妇的,在婆家受了委屈,跑到娘家诉苦那是常态。可她又不是!素来只有她给别人委屈受的,断没有别人让她受委屈的。
再一个,南田村的老杨家啊!
那是原主的娘家,又不是她的。别看她是接受了原主的记忆,可一则很多细枝末节都模糊了,二则她对杨家人可没什么感觉。真要回了娘家,保不准就是给一群不认识的人当稀罕玩意儿围观。
“那娘你就直说,你到底在愁啥啊?”
莫说方氏了,就连干活干到一半,想偷懒又不知道该咋顺理成章偷懒的小杨氏都忍不住凑过来了:“对呀,姑你到底咋了,你跟咱们说啊!”
“你活儿干完了?”方氏一个眼刀子甩了过去。
小杨氏就很委屈:“嫂子你要再欺负我,我就回娘家跟我爹娘哥嫂诉苦去!”
“去啊,明个儿你送窝头去学堂,顺便在你娘家待一天,晚间把窝头给我带回来就成。”方氏顿了顿,还特地提醒了一句,“记得装上口粮,别叫人家说咱们老魏家的把人口粮给吃光了。”
“姑!你看她尽欺负我!”小杨氏拧着肥硕的腰肢,气呼呼的冲着杨冬燕撒娇。
杨冬燕满脸绝望。
这一刻,她终于理解了她娘家大嫂兼亲家母的想法,确实非常绝望。
“你们不是问我在愁啥吗?我呀,我就犯愁猪崽以后咋嫁得出去呢?”杨冬燕的目光落在了乖乖坐在小板凳上拿着一根烤玉米棒棒猛啃的猪崽。
快满一周岁的猪崽显然啃不动玉米棒,但是不要紧,她耐心非常之好,就这么磨磨唧唧的磨着,基本上能从早上啃到晚上。没啃完也不要紧,可以丢到隔壁猪圈里,让真正的猪继续啃。
方氏和小杨氏顺着杨冬燕的目光,齐齐的看向猪崽,随后陷入了无尽的沉默之中。
杨冬燕又叹了一口气:“咋办呢?猪崽要是嫁不出去该咋办呢?”
要咋说呢?
就挺荒谬的。
这年头有那娶不上媳妇的老光棍,还能有嫁不出去的大闺女?再说了,猪崽哪怕虚岁也才两岁,你这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瞎操心吧?
妯娌俩对视一眼,很快就决定不搭理这傻婆婆,由着她继续叹气去。
然而,她们不知道的是,杨冬燕之所以这么犯愁,那也是有事实依据的。
上辈子的她,可以说是儿孙满堂。尽管她亲生的就俩儿子,可架不住还有庶出的子女。当然,庶女肯定是早早的嫁了,可再往下一辈,也就是到了孙辈的时候,嫡庶孙子、孙女真当是一箩筐。
可事实上,她亲自抚养的就俩,一是长房长孙,永平王府的世子刘修,二是二房嫡幼子刘侾。
除开这俩,其余的也就是晨昏定省的时候能见一面。这还是小时候,等长大了,各人都要上学,他们起得极早,也因此能碰面的也就只有晚间那会儿了。
要说孙子们没办法,那孙女们呢?
事实上,见得更少。
因为王妃很怕自家闺女跟老太太相处多了,直接导致长大以后嫁不出去。也因此这一点,杨冬燕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