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后院地窖里的粮食?

方氏听到这话第一反应就是懵, 懵完之后才想起自家前几年好像存了一批粮食。再仔细想想……

“应、应该还在吧?我没往后院去呀。”方氏迟疑了一下,只道,“要不还是等大牛他们回来以后, 再让他去瞧?我记得那地窖上头压了一块石板呢,上头还盖了不少泥块。”

杨冬燕其实也不大清楚,毕竟那桩事儿当初是交给大牛二牛来办的, 挖地窖她没管, 挖完了之后也完全没顾得过, 这会儿冷不丁的想起来……

“我去后头瞅瞅。”

瞅瞅就瞅瞅, 瞅了保准你瞅不出个结果来!

大牛二牛做事还是很靠谱的, 当初说好了要将地窖隐藏起来, 那就一定能做到的。

就是吧, 杨冬燕绕着后院走了一圈又一圈,愣是找不到地窖在哪里。

随后赶来的方氏也跟杨冬燕一起转圈圈,最后婆媳俩转累了,对视一眼, 齐齐宣告放弃。

找到了又咋样呢?她俩还能把地窖挖开不成?就算挖开了, 那地窖深着呢,里头的粮食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丢下去容易, 扛上来……

杨冬燕瞧着自己的细胳膊细腿儿的, 理智让她乖乖的回到了前头。

“做饭吧, 看看有没有柴禾,没有就去隔壁借一些过来。”

因为是知晓要直接回乡下老家的, 在县城里做短暂的停留时, 还是采买了一些吃食的。数量肯定不多, 这大热天的, 买的太多不是等着放坏吗?但也足够他们仨吃上好几天了。

不光买了十来斤的细面条,还有油盐酱醋都备上了,腊肉也有,唯一缺的就是柴禾。

果然,家里没柴禾了。

方氏跑去隔壁搂了一些柴禾过来,不多会儿,香味就飘出去了。

这会儿也不图啥三菜一汤的了,就最简单的面条,方氏下了一大锅的细面条,配上肉燥,差不多就齐活了。

等汤面上桌的时候,杨冬燕也将魏大嫂扶了过来。

就是窝头跑了个没影儿了。

方氏也不在意:“锅里还有面条呢,这大热天的,也不怕冷了吃坏肚子,由他去吧,饿了总会回来的。”

“他说要去找萝卜和土豆,咋去了那么久?”说是这么说的,其实杨冬燕也没太在意,一个村子里能有啥事儿,估计是小伙伴许久不曾见面,冷不丁的碰上了,有说不完的话吧。

倒是魏大嫂,面上露出了复杂的神情来:“萝卜、土豆啊,是我耽误了他们。”

“咋了?”

“你们不知道吗?自打窝头考出了那个啥啥后,反正咱们村也好,隔壁村还有你娘家那个南田村,好些人家都咬牙供了孩子。这要是不分家,就算他俩没办法都去上学,起码能去一个。”

说着,魏大嫂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早就跟你说了,别分家别分家,你非不听。就算分家好了,哪有放着已经养出来的大儿子不要,偏生绑着小儿子的?这不是把原先吃过的苦头重新再吃一遍吗?”

直到这会儿,杨冬燕还是想不通,怎么都想不通。

要说母爱,咋滴对小儿子就是爱了,对大儿子不是爱了?一样都是儿子,都是自个儿身上掉下来的肉,当然是选个最出息最能耐的过日子啊!

杨冬燕觉得她的逻辑完全没毛病,因为她上辈子看到的全是这样的情况。下至勋贵,上至皇家,哪个当妈的不是跟最出息的那个过?人家太后都是跟着皇帝过的,要不然还能跑去跟小儿子过?别闹了。

魏大嫂苦笑一声,倒是没反驳,而是拿起筷子吃起了面条。

看起来胃口还不错。

想着病怕三碗饭,能吃就行,杨冬燕也算是放下了心来,招呼方氏一起吃,吃完了还有。

实在不行,她还跟上辈子的倒霉儿子要,横竖这细面条嘛,想来对方也习惯了。就是柴禾的事情得解决,她到底还是有点儿包袱的,总不能真的跑去跟倒霉儿子要柴禾,太丢人了。

幸好,等吃罢晚饭,老叔那头来人了。

除了今个儿送他们回来的小子外,还有好几个人,赶着牛车送来了粮食和柴禾。

粮食就是先前老魏家便宜赁给老叔家的佃租,就算再便宜,那也有一成的佃租呢,他们家还帮着磨好了,送过来直接就下锅的。数量确实不多,要是杨冬燕没提前从魏大嫂那头知晓消息的话,肯定得以为老叔家克扣了,但如今……

“给多了吧?”杨冬燕粗粗的一看,就知道数量给多了。

如果是对比丰年的,那肯定是少的,可今年的收成那么惨烈,一成的佃租绝不可能那么多。

几个小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咋回答。

“也行吧,正好我家要准备摆酒请客,这就先留下,明年的佃租免了吧。”杨冬燕有预感,明年只怕收成会更惨,索性提前先免了,又道,“对了,得空了再给我弄点儿柴禾过来,要是回头有剩,再还过去。”

“诶,成!”

柴禾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当下就有人一口答应下来,又问杨冬燕打算啥时候摆酒,他们好提前来帮忙。

杨冬燕想了想,摇头道:“这还真不好说,起码得等大牛二牛他们回来吧。到时候再说吧,反正是农闲。再说我是打算请全村吃席的,不怕没人帮忙。”

几人应声点了头,很快就赶着牛车离开了。

柴禾的事情又不着急的,先前送来的这些,光老魏家使的话,起码够烧十天半个月的。


状态提示:第069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