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二十年,都是风调雨顺,几乎年年都是大丰收,中间只有短暂的两年是普通年景,就这样那两年还是分开来的。

也就是说,当灾荒初步显露了端倪之时,蒋郡守只以为是跟多年前一样,偶尔才发生一次的普通年景。

通常情况下,灾难刚来时,都是可以控制的。

可若是置之不理,希望它识相一点儿,自个儿把自个儿控制住,甚至到时间后直接消失……

那一般就是打脸剧情了,从小灾难眼睁睁的看着它越来越大,滚雪球似的成为了难以对抗的大灾难。真到了这个时候,蒋郡守才慌了起来,可那时,灾荒已经不是济康郡某些地方,而是全线沦陷。

如果只是几个地方出现了问题,身为郡守是可以在本郡范围内调拨粮食的,他有这个权利,也有这个能力。

但如果整个郡都沦陷了呢?大哥二哥三姑六婆全部垮掉,当所有人都自顾不暇的时候,怎么帮?谁帮谁?

这就好比魏家这边,也就是杨冬燕家里有这个底气,这才会伸手拉拔亲戚一把。要说能力,老叔其实也是有的,相当于是杨冬燕他们家出了物资,老叔家出了人力以及部分物资,这才保住了全族人。

将济康郡比作一族人就好理解了,族中某一家遭遇了困难,其他人伸手相助。可要是所有人都凉凉了,帮个屁!自生自灭吧!

等蒋郡守试图插手此事时,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偏巧,此时他已经在济康郡待了第二个任期了,等于说,他就是想找个背锅的,都找不到人。毕竟,总不能说是四五年前就留下的隐患吧?就算真的是,直到四五年之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身为郡守也是难逃失职罪名。

最可怕的是,科举年还到了……

生怕被南陵郡来的人发现,蒋郡守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儿。其中就包括了帮助乡试主考官孟翰林捉拿他的外甥。还有就是,生怕孟翰林在济康郡停留太久,蒋郡守授意手下人悄悄的留了漏洞,让孟翰林的外甥成功出逃,激怒了孟翰林后,他再出手将人抓到。

就这样,折腾了半天后,终于成功的将舅甥俩送出了千里之外。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啊!

消息是瞒下来了,只要他在任一天,就绝对不会让消息走漏出去。但粮食还是歉收,甚至今年变本加厉了,多数地方减产到没眼看的地步,更有一些地方直接就是颗粒无收。

还瞒着?然后呢?

他的任期就快结束了,等下任官员到来时,能不询问吗?到时候其实一样得曝光。

有些道理,蒋郡守不是不知道,只是他如今已经骑虎难下了。

就好比一个小伤口,因为没能及时处理,导致伤口恶化流脓,这个时候就算是挖掉了,也是痛彻心腑。就这么犹豫之间,伤口越来越严重,此时若是再动刀子,那就是死路一条。如若不去理会它,假装没这回事儿,哪怕最后还是难逃一死,起码能多撑一段时日。

反正好不了了,不如索性拖着。

他手底下也不是没有明白人,但此时除了拖延政策外,还能怎么办?

太晚了,真的是太晚太晚了。

晚到他都没办法再寄希望于来年是个好年景了,事实上就算来年一切都好,那也已经来不及了。

今年就是他最后一个任期了。

再一个,老百姓已经没有口粮能够坚持到来年了。哪怕勉强坚持到了来年开春,那也没有足够的种粮,要知道,种粮是必须用新粮的,陈年的粮食是没办法作种的。

完了,真的完了。

到了如今,蒋郡守只能寄希望于将事情彻底隐瞒下来,借着回京述职的机会,来个金蝉脱壳……

而在这之前,他必须提前安排好一切,幸好对他来说,还是有时间的。

他有时间,别人却没有。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礁磬村老魏家那般好运的,甚至于整个礁磬村包括这附近的十里八乡,都属于运气不错的。哪怕地里的庄稼产量骤减,起码不至于颗粒无收。再就是除了麦子外,很多人是因为本身自家地的土质不好,改种了土豆地瓜一类好种的作物。

也因此,整个秃头山地带,都不至于直接断了口粮。或多或少的,还是囤了一些吃食,兴许吃不好也吃不饱,但起码在短时间内不至于直接饿死。

大概……运气好能撑过这个冬天吧。

至于魏家亲戚们,则托了大牛他们的福,捱过这个冬天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到了来年开春以后,他们也没有粮食作种的,等于说,假如春耕之前朝廷还没有作为的话,那么整个春耕就垮掉了,紧接着秋收也就泡汤了。

再往后,怕是大家伙儿抱团一起走了。

但甭管怎么说,比起那些已经断炊的人家,他们都还是幸运的。毕竟,杨冬燕已经将消息传给了她的倒霉儿子们,还有就是,蒋郡守这个身份初看对于百姓而言是个灾难,但反过来仔细想想,也未必不是绝处逢生。

蒋氏一族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如果是假借蒋家的名声招摇撞骗,那么蒋家就是受害者,大可以将事情推得一干二净,毕竟蒋家是真的一无所知。可正因为蒋郡守的身份是真的,他就是蒋家人,实实在在的蒋氏血脉,这要怎么甩锅?

也幸亏这事儿还没严重到灭族的地步,不然只怕蒋家这会儿就已经疯球了。

可就算没那么严重,蒋郡守是肯定凉了的,朝廷律法不


状态提示:第078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