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和粗暴,这是两种状态。
其他国家对太空垃圾的措施就粗暴,领航者对太空垃圾的措施就精巧。
怎么说呢,之前美瑞肯那边提出了一项“清理”近地太空的激进方法。
它们的一个大学科研组正在研究一种利用气体“脉冲”射击太空碎片的新技术,这种被提议的新系统名叫“太空碎片清除系统”,它通过把气体脉冲发射到目标碎片必经路线上,增加太空垃圾的摩擦力,令其下降坠落到地球大气层里烧毁。
还有国家航空航天局,它们将投资研发二维宇宙飞船,这种航天器使用特殊的二维薄膜材料制成,可以包裹住太空垃圾并使其离开轨道。
说是飞船,其实就是一张“大网”,工作方式就跟捕捉无人机的网枪类似。
好吧,也不算太相似。
反正就……自己理解。
另外,带嘤帝国那边还有利用小卫星的微型电力推进器的,它可以将卫星安全带回地球大气层,在空中烧尽,从而避免产生太空垃圾,控制低空轨道的卫星拥挤状况。
其他国家还有给航天设备装机械臂的,用来剪太阳能电池……
呸呸,怎么可能,机械臂是用来干正事的,捕捉设备可以靠近太空垃圾,然后伸出机械臂抓住,再送到高轨道,使其不影响其他航天器的飞行。
或者将它推离轨道,送往地球方向,小垃圾烧毁在大气层内,大垃圾穿过大气层之后彻底“埋葬”在南太平洋水域的“航天器墓地”。
嗯,基本就是这样了。
“烧掉,烧掉,如果不烧掉,地球哪有清洁的轨道,人类哪有美好的未来!”
其实在没有这些“清洁设施”的时候,科学家们也有办法处理一些太空垃圾。
比如为了遗弃近地轨道的人造卫星,太空工程师会稍微改变其轨道,使其进入较低的轨道,并在25年内再入大气层中烧毁,这被称为人造卫星的“25年规则”。
卫星的燃料是很宝贵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不能用的。
没有外部推力的情况下想改变轨道?每一丝燃料都要精确的计算,所以这些卫星也只有在消耗完燃料的最后几秒?才会用最后剩余的那一丝燃料给人造卫星加一个推力?让它们开始减速,进入下降轨道。
如果人造卫星的块头太大?不能在再入大气层期间完全烧毁,那么卫星最后剩余的燃料将被用来减速并将其按一定方向脱轨?以使碎片落在偏远地区?这个偏远地区可称为“航天器公墓”,具体位置位于南太平洋。
嗯,这是一个很著名的地方,埋葬了人类历史上众多的知名航天设备。
还都是大个的。
人类嘛?就是喜欢大的?越大的当然越有名。
当然,这些掉下去的都是近地轨道上的卫星,而地球可不仅仅只有近地轨道,它还有远离地球的人造卫星,比如同步轨道。
如果报废的卫星处在很高的轨道上?那么降低其速度,使其脱轨将需要大量的燃料?这是处于生命周期最后时刻的人造卫星所不具备的。
所以,既然不能送回地球?那就干脆把这样的卫星推到更高的轨道上,被称为“墓地轨道”的地方。
事实上?把报废的远地卫星推入这样更高的轨道只需改变11米每秒的速度?而降低其轨道使其再入大气层需要改变1?500米每秒的速度,所以“燃油经济性”可见一斑,精打细算的工程师们当然知道怎么做。
墓地轨道也称为“垃圾轨道”或“弃星轨道”,位于地球上方36000多公里处,比最远的远地卫星高出几百公里,这样才能保证其他正常卫星的安全。
处在“墓地轨道”上的卫星会继续围绕地球旋转数百年,然后才逐渐失去高度。
科学家并不担心这个遥远的未来,也许二三个世纪之后,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就有办法清除掉这些太空垃圾了。
结果不用二三个世纪之后,领航者现在就开始清除这些太空垃圾了。
把太空垃圾烧掉太浪费了,领航者就要搞精细的活。
已经在太空轨道上的设备,那可是太珍贵了。
工蜂一号在垃圾带里穿梭了一会,虽然有撞到一些太空垃圾,但是因为相对速度较慢,所以影响并不大,它可不会把太空垃圾狠狠的撞出去,然后给其他正常运行的卫星造成麻烦。
虽然随便撞一些太空垃圾就能给其他卫星造成麻烦的概率非常低,但也不是100的没问题。
领航者是有责任心的人类公司,它可不会干那种事。
很快,工蜂一号就找到了那颗天夏的通讯卫星。
工蜂一号上的摄像头可不是一般火箭上面级自带摄像头能比的,一般卫星上天之前会有一些照片,但是卫星进入太空之后,它最后的影像都来自火箭上面级的摄像头,而卫星真正的轨道运行情况,几乎没有人看过。
所以就像看了一路的太空垃圾一样,人们这次也终于看到了真实的人造卫星运行情况。
然后工蜂一号铁手无情,直接用机械臂抓住卫星上的坚固结构,天夏航天局那边使用权限让卫星收起了太阳能板。
这样飞的快一点。
开着太阳能板当然也能飞,但是那么大的板子支棱着,工蜂一号有装甲肯定不怕太空垃圾的撞击,但是一路飞回维修舱,卫星可能就真报废了。
卫星收起了太阳能板,工蜂一号就开始变身了,船体中部直接打开了两个舱门,机械臂轻巧的把卫星放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