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也坐。”时局紧急,两人都未太谦让,未几便相对安坐,西杨大人亲自给冯恩倒了茶——屋内就他们两人了,别无旁人服侍。“不知公公此来,可有受阻?”
冯恩今日会来,其实已经说明立场,西杨大人问的也不是那些把守宫廷的禁卫,以冯恩主掌东厂的身份,尚且无人能拦得住他。他问的是宫中权珰们的立场,天子去世,朝廷罢政,司礼监在新皇登基前也没法批红,内阁和宫内,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消息沟通的能力。
“不曾,”冯恩摇了摇头,忽地露出苦笑,“连某家都来了,老先生请想,宫里还会有人朝着十王府么?”
冯恩昔日奉太宗令查检太孙宫,冒犯了太孙,后来太孙登基,立刻被投闲置散,若非太后帮着说话,哪有再起之日?当然日后他掌握东厂,那是他有本事重得了大行皇帝的欢心,不过不论如何,他和清宁宫渊源深厚也是真的,连他都不支持太后改立襄王,可见宫里那些大貂珰,意见是高度统一的。
休说宦官阉人阴毒,实在论忠义,有时竟胜过读书人许多。西杨大人心中暗叹一声,忙又问,“嗣皇帝可还安康否?”
“还安康,”冯恩道,“清宁宫如今不是心腹宫人,也难进屋,不过,昨夜静慈仙师娘娘进清宁宫探望老娘娘,见到了嗣皇帝,嗣皇帝就在老娘娘跟前养着,精神还很安定。”
一句话信息量十分丰富,西杨大人沉吟片刻,还未说话时,冯恩又道,“不过……仙师娘娘问得,老娘娘心意越坚,已是决意立襄王为帝。清宁宫内外,都有健仆把守,我等素日在皇城办公,也只能孤身入觐……”
这等若是委婉地把闯宫的可能给否决了,西杨大人最后的希望,此时似乎也已断绝,他心头一沉,思来想去,终是下了决心,咬牙道,“如此,还请公公传话,老臣必定不会让皇后娘娘失望。”
这等于是在表忠心了,表态会和太后做殊死斗争,当然要放的也肯定是大招,事态的激化似乎不可控制。不过冯恩却也是放心地一笑——值此,他终于可以完全确定了西杨大人的心意。
“两位娘娘,如今也是破釜沉舟了。两位娘娘有言:‘妇人只知相夫教子,宫外事无法去管,只能仰仗老先生,我等略尽绵薄之力罢了’,”他道,“皇后娘娘已经去信十王府,若襄王还有半点为人臣、为人弟的本分,当也会有所动作了。”
襄王没动静,其实就等于是最大的动静,否则,早就忙着要避嫌自证清白了。不说上表辞位吧,怎么也得动身回长沙去,这时候留在京里,哪怕不进宫了,居心也很叵测。就算不敢真的回去,做个姿态来也好啊,如今闹得皇后要亲自去信,可以说叔嫂间已经是完全没有情分可言,撕破脸了。但这件事,也的确只能由皇后出面,在西杨大人来看,皇后的动作,都是有点嫌晚了。
“皇贵妃娘娘又言,也许有一人能帮上一点忙。”冯恩又说,“此人名为刘胡琳,乃是太医院一御医,大行皇帝腊月发病,胡琳便是主治。”
这件事西杨大人心中也是有印象的,为此,他和几个同事也没少犯嘀咕:大家都在乾清宫值过班,怎么看不出来?宫中说话算数的根本已是皇贵妃了,只看皇帝病危时单单只要她在一旁随身服侍,皇后只能时常过来看望,便知道亲疏远近。甚至就连主治医生,似乎也是皇贵妃一手挑选,若是事有不测,皇贵妃又想为养子争取一把,到时,还不知要闹出什么风波呢……
“大行皇帝此次生病,也是一反常态,只用刘胡琳一人主治,冉万芳施针,此事不知大人有无印象。”冯恩进一步问道。
西杨大人心底,渐渐升起一股预感,他点了点头,沉声道,“难道此事另有隐情不成?”
“不错。”冯恩神色肃穆,颔首道,“大行皇帝腊月发病时,刘胡琳白于皇贵妃,此疾,实则是因为夏天时……”
这一番勾心斗角的阴微故事,要解说出来可不容易,冯恩说得也很仔细,不疾不徐,每个细节都从不同角度再三印证。西杨大人听得目射奇光,心底一片雪亮,对两宫暗示的道路,已经是全盘洞悉。
好!虽然此事不大,但已经足以扭转乾坤,奠定江山。饶是他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在这几日的煎熬后,忽得了转机,也不由是心情激荡,冯恩一说完,他便迫不及待地沉声问道,“太医院档案,可还留存?”
“此事清宁宫丝毫不知,皇贵妃娘娘只同皇爷说起,皇爷——”冯恩忽地叹了口气,黯然改口,“大行皇帝听说后,当即就换了主治医生。因他猝崩,刘胡琳、冉万芳尚在东厂羁押之中,不过此乃例行公事,两人并未受到多少为难。”
对昭皇帝去世的细节,西杨大人也还记得很清楚,大行皇帝这顶多是头疼以至于引发了遗传病,不太像是治出来的,但是话又说回来,毕竟是猝死,太医也要接受调查,论证药方。羁押在东厂不是锦衣卫,虽然已表示出东厂熏人的权势,但此时看来,真乃是天予之便,他斩钉截铁地道,“好,公公,你可回报两宫,此事,臣下心中有数,自然知道该如何操办了!”
冯恩微微颔首,“某家也自然会遣人在太医院档库附近把守,免得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