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崇祯对杨嗣昌还是很偏爱的,直接就让他来推荐。
要知道崇祯是将杨嗣昌当做未来首辅的,对他的期待非常高。这次收编兴汉军可以说是毫无风险,只要操作的好,必定是大功一件,可以增加杨嗣昌的声望,对以后的施政也很有好处。
杨嗣昌略微沉吟一下,说道:“臣推荐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陈新甲。陈侍郎雅有才,晓边事,曾巡抚宣府,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就依爱卿所荐,让陈侍郎去兴汉军走一遭。”崇祯对陈新甲也有些印象,算是有些才能,便点头认可了。
“军情紧急,而兴汉军所在济州岛路途遥远,臣恳请皇上可暗授陈侍郎圣旨,一旦兴汉军同意归顺,则当即收编,驰援京师。”杨嗣昌可等不了来回几趟折腾,这种事情尽早确定为好,说不定在鞑子出关前可以调兴汉军前来助阵。
“这个……”崇祯没想到杨嗣昌如此心急,眼神转向了刘宇亮,毕竟刘首辅主张先探探口风的。
“事权从急,臣认为可行,只是究竟该授予鲁若麟何等官职还请皇上定夺。”刘首辅一点都没觉得被杨嗣昌驳了面子,颇有点唾面自干的风范。
崇祯稍微思考了一下,“那就加鲁若麟为辽南总兵、都督佥事、加授龙虎将军,总领辽南兵马抗击鞑奴。让陈侍郎给鲁若麟带话,只要他击退鞑奴守住辽南,朕不吝以爵位赏功。”
这些官位看起来很威风,其实真正能够指挥的还是鲁若麟自己手下的兵马,不过是一些虚名罢了,朝廷基本没有付出什么代价。
“臣领旨。”杨嗣昌见皇帝采纳了自己的意见,也非常高兴,立即草拟圣旨,确认无误后盖上玉玺,再由六科审核无误后,就具有了真正的法律效力了。
六科对于皇帝和内阁一致同意的事情也没有耍什么幺蛾子,直接备档通过了,并通知陈新甲领取圣旨前往兴汉军传旨。
回到家中的杨嗣昌立即召见了陈新甲。
陈新甲对于突然得到这样一个任务也是一头雾水,接到杨嗣昌的召唤,连忙赶到杨嗣昌府上打探内情。
陈新甲原本在家守丧,是得杨嗣昌推荐才夺情回朝任职的,可以说是杨嗣昌这条线上的人,所以杨嗣昌才会推荐他接了这个十拿九稳的差事。
杨嗣昌直接将陈新甲带到书房,面授机宜。
“长寿,此次前往兴汉军说服其归顺事关重大,一定要慎重对待啊。”陈新甲是长寿人,所以杨嗣昌直接以籍贯称呼他。
“兴汉军下官倒是有所耳闻,只是朝廷贸然决定收编兴汉军,其中是否有什么内情,兴汉军那边可有这个意思?”陈新甲很多情况还不了解,见杨嗣昌如此重视这件事情,生怕把事情办砸了。
“此军一向对我大明报有善意,多次出兵协助朝廷抗击鞑奴,可见是有归顺之意的。以前因为相隔太远,朝廷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一直没有出手。这次战况紧急,鞑子势大,朝廷急需兵马来援,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去试一下了。”
“不过长寿还请安心,如今情况也很有所变化,兴汉军突然出兵占据辽南旅顺一带,正在与鞑奴对峙,大战一触即发,可以说是朝廷的大好时机。”杨嗣昌为了增加陈新甲的信心,将最新的战报也告诉了他。
其实兴汉军攻占辽南的消息已经在朝廷中传开了,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朝廷肯定不会捏在手里,只是因为还没有证实,所以没有正式宣告了。
而且攻占辽南的兴汉军还不是朝廷的队伍,说出去也有些丢脸,所以朝廷也急需尽快收编兴汉军,将这个战果划到自己的名下。
一旦收编成功,加上夺回辽南的消息,对于提升朝廷的威望和士气作用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简直可以说是打了一针强心剂,对满清的战略态势也会大大改观。
“辽南已经夺回来了?就凭兴汉军那点人马?”陈新甲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惊讶。要知道自从鞑子起兵,朝廷就只听到丢失了哪些地盘,从来就没有收复过一寸土地。
“是卢象升那边传来的消息,朝廷还在证实。”杨嗣昌也希望消息是真的,但是也不敢打包票,怕最后空欢喜一场。
“卢象升还在南边作战,他是如何得到外面的消息的?”陈新甲更加好奇了。
“前段时间天津不是来了一批南面的援军吗?那就是兴汉军的人马,跑去支援卢象升去了。卢象升就是从他们那里得到的消息。为了朝廷的颜面,邸报里说是东将军的人马,所以你们不是太清楚罢了。”杨嗣昌的解释让陈新甲恍然大悟。
“这兴汉军莫非与卢象升有什么关系,为何大老远的跑去增援他?”陈新甲对于卢象升还是很嫉妒的,不但手底下有能打的天雄军,竟然连海外的兵马也要大老远的去跟着他打鞑子。
“各种内情我也不是太清楚,不过天津的黄济一直就跟着他,为此还不惜违抗朝廷的命令。可能是这黄济与卢象升有什么渊源,这次来的部队与其说是增援卢象升的,不如说是增援黄济的。黄济是哪里的人,你也应该清楚。”杨嗣昌把兴汉军支持卢象升的事情归功到了黄济身上,要不然实在解释不通。
他肯定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