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千金谋势>第一章 赵府议事
柳弗愠在承州,他便不必为这件事情烦忧了。

一想到柳弗愠为了镇压朔方难民才离开的承州,他又觉得那些作乱的朔方难民来得不是时候,为什么不挑个别的时间作乱呢?

再转头一想,若不是盛金穷兵黩武,四处征战,朔方良民也不会沦落为难民,更不会流落到南唐境内作乱,那么柳弗愠也不会带着承平军在这个时候离开承州。

所以究其根源,这件事情终究还是盛金的错。

盛金不顾民生,害得朔方百姓流离失所,成为难民,如今这些难民却成为了阻拦盛金进城避祸的根源,说来也是讽刺。

不知此时在承州城外等待救援的盛金知道了真相,是否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无论盛金会不会后悔,赵同此时却是焦头烂额。他生性谨慎,一星点儿事情便要琢磨许久才能做决定,更别提这样重大的事情,却要他在片刻之间拿定主意。

如此复杂的局势,本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决定,但盛金人就在城外,要杀他的人和要保他的人随时都可能追上来,情势紧迫,实在没有时间仔细斟酌。

赵同犹豫了许久,还是不知该如何决断,他转头问坐在他旁边的张俭:“张将军以为如何?”

赵同心想反正这原本是柳弗愠该操心的事情,既然柳弗愠不在,就让他的副将做决定吧。

突然被点名的张俭也是不知所措,这种事情难道不应该是屁股决定脑袋,谁的官职高就谁拿主意吗?

此事关系重大,张俭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他眼珠子在这屋子里扫了一圈,最后把视线落在坐在赵同下首的赵学尔身上:“冯长史与卫司马说的都在理,我也不知该听谁的。”

“将军走时对我说过,若有难处便向赵刺史请教,若赵刺史无暇,向赵女公子请教也是可以的。”

其实柳弗愠的原话是:“你若有难处就去找女公子商议,若女公子也拿不定主意,就去找赵女公子。”

柳弗愠压根儿没提过赵同这茬,只不过赵同是赵学尔的父亲,当着赵同的面儿就越过他去请教他的女儿,未免太不给赵同面子了,所以张俭才编出了这样的话。

赵学尔是赵同嫡女,模样清秀,二十四岁,如男子般带冠,宽袍广袖,灰袍灰纱,并不引人注目。

她一直静坐聆听诸人意见,卫亦君和冯务本的话她觉得都有些道理,但若是完全按着哪一个人的意思去办,却又都不能完全解决今天的问题。

盛金为了得到救助,献国自保,常规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一是接受盛金的投降,朔方成为南唐的附属国,为了让盛金归附南唐的决策有效,南唐必须出面帮助盛金巩固王位,那么他们就要马上放盛金进城,保护他的安全。

但是一旦盛金包藏祸心,图谋承州,那么放盛金和他的亲兵进城,就等于是陷承州于危险之境。

二是不接受盛金的投降,也不理会他的求助,放任他自生自灭,无论他落得什么下场,承州不会有丝毫危险。

但朔方易守难攻,一直以来是南唐的心腹大患,以后再想有这样的机会收伏朔方,只怕是不可能了。

所以,若是想要两者兼顾,只怕要用些非常手段才行。

赵学尔心中很快有了主意:“接受盛金投降,放他带兵进城,然后杀了那些亲兵,盛金一个人,不足为患。”

赵学尔说话的声音不大,甚至没有多少情绪的起伏,却语惊四座,反对声接踵而至。

先是张俭反对道:“盛金的亲兵个个都能以一当十,若是在城内动手,一旦有人突围出去,必定危害报复承州百姓,不如在城外截杀,活捉盛金。”

赵学尔道:“不能在城外截杀,城外地势开阔,只要突围出去,极容易逃脱。朔方现在到处都是起义军,还有拥护王室的旧部,他们都在找盛金,一旦盛金落入他们的手中,我们再难以抓到他。”

张俭落败,冯务本接着上:“接受了盛金投降,他的亲兵便是降兵了,若是杀降,以后谁还敢向南唐投降?”

赵学尔道:“若是不杀了那些降兵,谁能保证让盛金带兵进城不会出什么意外?”

冯务本道:“女公子又怎么确定盛金就一定会图谋承州?”

赵学尔道:“无信之人不可与之谋,即使只是万一,也不能用承州冒险。”

冯务本失利,卫亦君接棒:“放盛金带兵进城无异于悬崖取金,不如放任不管,任由他自生自灭,承州不会有丝毫损失。”

赵学尔道:“但这块金子既然已经送上门了,便不能不要,如此良机,千载难寻,错过实在可惜。”

卫亦君败北,赵同顶上来:“杀降向来为世人诟病,而且在城内动兵太过冒险,一旦失败,这样大的责任恐怕没人承担得起。”

赵学尔道:“非常之时要行非常之法,偌大的好处摆在眼前,冒点险也是值得的。”

方才众人或者争论不休,或者相互推诿,此时都同心协力地反对赵学尔的提议。

但众人的反对之声都被赵学尔一一驳了回去,可就算没有人说得过她,也仍是没有人同意她的提议。

因为偷袭降兵不但有风险,而且即使成功了,名声也不好听,没有人愿意做风险大而且不讨好的事情。

会议陷入了胶着的状态。

承州城内少兵,盛金这个时候跑来投降求助,放不放盛金带兵进城,实在是很难抉择。

在座的人之中赵同的官职最高,讨


状态提示:第一章 赵府议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