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初唐闲公子>051章蒙古高原上
原左翼纬底最低的大河,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了。尤其是它靠近大兴安岭的下游地区,更是在和大兴安岭西麓河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蒙古高原最为优质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

自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南,沿大兴安岭向南铺设了一条草原走廊。这条体量和质量上,相对呼伦贝尔草原要差一些的草原走廊。最后覆盖这片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称这条“大兴安岭西麓草原走廊”为锡林郭勒草原。

上天对于蒙古高原东部的厚爱,并不仅仅在于为之提供了一条依附大兴安岭而生成的草原带。事实上,当由北而南迁移的游牧民族,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到达燕山北麓时,会惊喜的发现一条新的河流和新的草原带。这条新的河流,属于燕山水系,换句话说,这叫作“西拉木伦河”的河流主要是由燕山北麓流下的雨汇集而成的。由于它的位置,正好处在南北向的大兴安岭,与东西向的燕山山脉相接处的缺口。决定了西拉木伦河流域枢纽般的位置。到达此处的游牧民族,不仅得到了一片新的,水草丰美的草场——科尔沁草原,也获得了通往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跳板。

因为这个原因,蒙古高原的左部,也就是后世的蒙内古的东部地区,对于中原王朝的威胁极大,很多发源于东北的少数民族就是利用这块草场训练骑兵,最后威胁南部汉族政权,甚至入主中原。

唐志把蒙古高原的西翼、中央区域、东翼,沿着大兴安岭往南一直到燕山、阴山、贺兰山这些草原连成片,“这是蒙古高原的精华地带,有草原就能繁衍生息,就有战马,如果统一就能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就能对汉民族的核心区域产生极大的威胁。”

唐志指着关中和山西,“游牧民族占领河西走廊就能威胁关中平原,占领河套平原这能威胁三晋之地,占领这两块就能居高临下威胁华北平原和河洛平原,继而占领巴蜀之地,乘顺江而下占领长江以南地区。

所以守河西必定要守河套,守河套一定把蒙古高原的这三块区域完全占领,特别是蒙古高原的东边,也即是东北地区。”

唐志把东北地区画一个圈,“这块地方是重中之重,这里是鱼、牧、农民族混杂之地,在这里兴起的任何民族,只要把东边这一块草原占领并且获得战马,他们就有与华夏民族抗争的势力,比如过去的乌桓、鲜卑,现在的契丹。曹操想往南攻打荆州的刘表,为了消除后顾之忧,铤而走险先把乌桓部落干掉了。

历史上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是杀了一批又一批,有些是从中亚过来的,比如突厥,有些是东北的土著兴起的,比如鲜卑,如果中原政府不能有效地占领控制蒙古高原,一旦中原内乱,这些游牧民族就会南下占领肥沃的中原之地,进而占领华夏全境。”

唐志总结到:“历史上北方的匈奴部落首先在中央区域统一各部,形成部落联盟,然后向南入侵中原。走的路线就是先占领河套地区,然后向南发展,在大同平原一带和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交战,最后单于的10万骑兵被赵将李牧坑了一把,除单于率少量亲卫部队突围逃走外,进犯的10万骑兵全部被歼。李牧在歼灭匈奴主力后,又乘胜前进,灭褴国(今河北蔚县北),破东胡(今内蒙古东部)、降林胡(今山西北部),声威大振。此后10多年,匈奴不敢进扰赵国边境。

后来是秦汉对匈奴的征伐,汉高祖刘邦建立政权的时候,匈奴这时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帝国,国势强盛;汉朝刚经历楚汉战争,国力匮乏,不是匈奴的对手,只好提出和亲政策。而这时匈奴也要先对付河西走廊的月氏,为避免两面作战,便欣然同意,于是有了昭君出塞。后来匈奴赶走月氏,占领河西走廊之后,开始把目光转向汉朝,而这时的汉朝处于汉武帝时期,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战争于是不可避免开始了。长期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到了东汉时期,北匈奴被迫西迁,南匈奴依附东汉称臣,被汉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区。

匈奴衰落导致的后果就是鲜卑族的崛起,他们原来是东胡的一支,被匈奴人赶到东部的深山老林苟延残息,匈奴被汉朝击败,他们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占领匈奴的领地,然后乘着中原内乱向南入侵,成为五胡乱华的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慕容鲜卑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鲜卑曾建立西秦。秃发鲜卑曾建立南凉等割据政权。拓跋鲜卑先建立代国和强大的中原王朝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鲜卑化的汉人高氏与宇文鲜卑分别建立北齐、北周。还有出自慕容鲜卑的吐谷浑。

五胡乱华时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也是汉族民面临最大危机的时期,这段时期,北方胡人入主中原,战乱不断,百姓居无定所,土地荒芜。北方三分之二的汉人被屠杀,差点灭族,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差点断绝。”

说到这里,尉迟循俨低下了头,算起来他们尉迟家也是鲜卑人。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原地区是没有尉迟这个姓氏的。尉迟氏源自西域于阗,是塞种人,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到西晋时期,尉迟部有一支开始东迁,来到了今天的山西境内。

东迁这部分人,接受北魏的统治,在与代北鲜卑人接触过程中,逐渐接受其语言文化,实现了鲜卑化的过程,因此被称为“鲜卑尉


状态提示:051章蒙古高原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