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大哥、大嫂、万姨娘等人护送娘的灵柩归长安,我很是放心。如果没有乾儿的话,我定要陪着你们走这凶险、漫长的一路。但如今因了乾儿……他太小,受不了路途劳累。再说我和三哥多时未聚,如今爹命他留守霍邑守住太原至长安沿线的粮道……”
“够了。”李世民有些不耐烦的站起来,摆手说道:“我就知道,一旦无忌归来,你就只想着留在他身边。”
唉……你又何曾知道我是多么的想留在你身边,如今的我将我们相处的每一天当作一年在看待。心中腹诽着,我笑着抓住他的手,“二郎,他是我三哥。”
“可我舍不得你,舍不得蚕儿。”
“方才是谁建议要我们母子二人留下啊?”
他不满的看着我,蹩眉说道:“我只是想试试你,不想……”
都当爹的人了,还这么小性?我戏谑的睨着他道:“不想如何?”
“不想你一点也不留恋我。”
抓着他的手不放,我起身来到他身边,轻偎他怀中,“二郎,国未成、何有家?我和乾儿在这里等着,等你给我们母子一片安宁的天地。若我们跟着你,难免不令你分心,你说,是不?”
自从有了乾儿,他做事不再似原来锐不可当,而是有些畏手畏脚。
知道我说的有道理,他抬起我的下颌,定定的看我半晌后,低头吻在我的红唇上。
两声清咳在我们身边响起,显然是善意的提醒。
李世民懊恼的松了我,不满的瞥向身边的人。
“三哥。”
怜爱的摸了摸我的头发,三哥笑看向李世民,“李密有回信了,大将军请你过去一趟,有军情相商。”
“好,你在这里陪观音婢,我去去就来。”
李渊初战告捷,为防患于未然,曾去信李密要求结盟。
看着李世民健步如飞的背影,我问道:“如何?”
“李密说他和大将军虽不同宗,但好歹同根,既然大将军有意结盟,他很是高兴。但前提条件是大将军必须承认他李密盟主的身份。”
李渊可不是那些小打小闹的主……李密,也太妄自尊大了些。“爹肯定不同意。”
笑着摇了摇头,三哥回道:“大将军同意了。”
“同意了?”
“不错,虽然是同意,但其实是另有深意。”
原来,李渊接到李密的回信后不但不恼,反而笑得意味深长。他说李密这个人太过狂妄,但也不是没有可用之处。如今唐军欲蓉中,如果拒绝了李密这个要求,那李密必会反目甚至成为唐军的大患。还不如事先将李密恭唯一番、依着他……让他在洛阳一带吸引隋军的主力,这样的话,唐军就可以排除干扰进占关中,夺蓉中后依据天险壮大自己,最后坐观中原的鹬蚌之争以收渔翁之利。
李渊,好个老狐狸,难怪会成为大唐的开国之君。
果然,不久李世民就带来李渊去信李密的消息,上书‘天生蒸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冀,唯弟早膺图篆,以宁兆民……’等等一些鬼话。
素来喜欢歌功颂德的李密如何是老谋深算的李渊的对手,李渊这番恭维的鬼话定然会将李密哄得团团转。
既然稳住了李密,既然有李密牵制洛阳的兵力,李渊放心进蓉中。
留在霍邑的我不时得到李世民的白鹘传书。
8月8日占据临汾郡,8月13日攻克绛郡,8月15日进抵黄河东岸的龙门。一路上,唐军势如破竹,原来将长安围得密不透风的杨玄感旧部闻风而散,曾经归附他们的各方起义之师前来归附李渊,唐军的人马瞬间壮大到数十万人之众。从而更坚定了李渊西进关中、夺取长安的信心和斗志。
9月初,李渊率部进抵河东。
河东是长安的门户,一旦拿下,长安城指日可破!
奉杨侑之命据守河东的是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防御极为严密,加之河东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虽然李建成对河东最是熟悉,但围攻多日,想尽了各种办法,河东城池依旧固若金汤。
遇此阻力,难免影响起初那长虹贯日的士气,李渊决定放弃河东直接沿黄河北岸而上,从北面的渡口入关。
然而李渊的决定遭到裴寂等人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屈突通手握重兵、固守坚城,就算今天绕开它,万一唐军不能攻下长安,撤退时就会遭到河东的阻击,到时候腹背受敌,形势更是万分险恶。不如先全力拿下河东,然后西进。
“我赞同父亲大人的决定,并且在裴公等人面前力陈:兵贵神速,我们拥有连战连捷的余威和四方来附的部众,如果快速西进,长安必定震恐,很可能在他们来不及作出反应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城池攻了下来。如果我们长期逗留于河东,无疑自陷于疲敝之境,使长安有充分的时间加强防御,而我们自己却白白贻误战机,一旦军心离散,那大事就不可为了[音婢,你认为我说的可对?”
李世民言语间充满着苦恼,甚至对他自己的建议也产生了怀疑。
这是李渊自蓉中以来,唐军内部发生的第二次分歧。一次是在霍邑,就是否班师回太原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分歧……但无论是谁所言,都有一定的道理。
看着龙飞凤舞的大字,我提笔回信,“二郎所言字字珠玑、句句浸脾。此事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