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切似乎就像初春的积雪一样,太阳出来了,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此后,格雷格和他前女友的父亲唐纳德再也没有见过面,哪怕后者后来通过竞选当上了议员,还有那更高的位置。现在,铺在格雷格面前的,是一条金光大道,为此,他满脸的兴奋。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乔治可不会理解不是自己亲手招募进来的人心中的那份喜悦,这时候的他愁容满面,自从斯蒂夫强行出院,并且推出了野心勃勃的新产品计划之后,乔治就知道自己的麻烦来了。
主要的麻烦还是两个方面。
对于斯蒂夫天才般的想法,乔治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他所不能理解或者担忧的地方,不是在想法上面,而是如何实施上面,可是斯蒂夫说,他已经帮他解决问题了。可是乔治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一是人手的问题,斯蒂夫看中的这家位于硅谷的小公司,说是一个技术团队,可是实际上从履历中可以看出来,都是一些什么人,一个已经离开了华尔街的股票经纪人,要说有人脉的话,那也仅仅是在华尔街,或者说那个圈子里面,可能会比较有钱,但是他之前和这个行业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贸然进入这个行业,居然还能获得成功,真是走了狗屎运。团队中排序第二的是一个好莱坞的过气演员,这个男演员在年少的时候拍摄过家庭喜剧,对于时尚有着自己的理解,可是也仅仅是如此了,听说这个和大导演同名的叫卡梅隆的家伙,对于整个项目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很多地方居然需要这么个年轻的家伙把关,过了他的眼才行,真是稀奇。至于那些个计算机工程师就更加普通了,这样的人随便哪家硅谷公司都可以找出一大把,并不稀奇。还有那个画家,听说在入职之前是个流浪汉,更搞笑的是,流浪汉还带了自己的流浪汉同伴一起进了这个公司……天知道这些人凑一起怎么就搞出来这么一个让斯蒂夫都动容的项目的。
按理说在资本面前这样的临时组合起来的团队应该没有任何抵抗力,可是让乔治想不到的是,这些看起来像是蝼蚁一样的角色,居然很是硬气,在自己开出了一百万美元的年薪的时候,那个名叫格雷格的家伙居然眼皮都没有抬一抬,反而是从他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张一千万美元的支票推到自己面前,说用这张支票换乔治的cto的职务……简直在开玩笑,光是自己拥有的股票就价值好几千万了,在这么一家有前途的企业中担任cto,谁看得上那区区的一千万。
可是乔治回头一想,其实自己这种想法对方也可以有,自己能做对方为什么不能做?对方有的是技术和项目的优势,至于资金,其实对方不缺,所以自己拿出来这么区区的一百万的年薪待遇,对方看都看不上也是正常的。关键是,斯蒂夫铁了心的要拿下这家小公司的技术,至于团队,乔治本来以为很好解决,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和以往的做法一样,通过谈条件来决定留下的人选,可是在对方的强硬面前,乔治的办法不多,对方的要求就是既然苹果公司决定选择这项技术,那么很简单,所有的参与研发的工作人员以后要保留在新的公司中,或者干脆公司都不用解散,还是用原来的模式运行。而且格雷格声称,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他将直接对乔布斯负责,涉及到技术和工作人员的事情,他说了算。
对于这样的人,乔治向来是不屑一顾的,以往他的态度就是“要么来要么滚”,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的处世方法居然很对乔布斯的胃口,尤其是在乔布斯这样的健康状况下,乔治再傻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是一个苹果公司内部博弈的过程。
作为技术人员出身的乔治,他从来都不会参与到公司高层的争斗之中,哪怕是董事会的几任主席,都对他客客气气,他也从来不表态什么,哪怕那一年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他都是一声不吭。华尔街,硅谷的历史经验告诉过他,当你没有资格决定的时候,就不要参与进去。
显然这次,乔布斯是在和董事会以及董事会背后的那些大股东们做斗争。如果按照大股东们的意愿,苹果公司在后乔布斯时代会逐步成为一个纯盈利性质的商业机构,产品和服务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赚钱。但是乔治深深的了解到,没有斯蒂夫那些伟大的想法,苹果公司是不可能走到这一步的,显然,那些贪婪的资本家们完全没有得到满足。
苹果的产品在米国本土,美洲,欧洲拥有不错的市场占有率,尤其是在北美,完全压制住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衰落的情况下,以目前发展趋势来看,苹果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就只有华音的产品了。华音的产品目前可是世界上占有率前三的产品,虽然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衰落了,但是在全球市场,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产品依旧是全球前两位,华音只能排第三。
可就是这个第三,按照趋势,在今年下半年,肯定会超过前面至少一个品牌。而在北美市场,世界前二的品牌也铁定会被苹果和华音超过,时间问题。至于谁能够排第一,不好说。
所以乔布斯一定要推出新的产品线。
第二个难点是技术储备,这点不用多说,新的计划想要好好实施,没有准备是不行的,哪怕是收购而来的技术,也要有个消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苹果公司需要招到合适的代工厂,然后通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