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小组再旅馆内召开就餐兼案情研讨会,餐点只有罐头和油炸食品,新鲜水果蔬菜得开车两个小时去城里买。唐娜皱皱眉头只吃了几口鹰嘴豆,她从现场照片中发现几个疑点,当时的地板是湿的,有未干的液体痕迹;现场所有的门窗的是密闭的,形成了所谓的密室;现场的物证上只有死者一人的指纹,但是没有人提取二楼的脚印。

赵继统看死者照片时也发现一个疑点,死者是瘫坐在椅子上,如果他是向器皿内投放东西引起爆炸,那他应该是正坐才是,人只有在无聊的等待时才会把坐姿改变为瘫坐。

谈论了半夜,三人一致认定应该是有计划的谋杀,而不是自杀或者意外死亡。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先找杀人动机。可是通过笔录分析,这个小县虽然贫穷,可是犯罪率极低,大家都是几辈子的交情,所以没有发生过打架斗殴等情况,甚至连恶语相向的都很少。

死者也一直没有结婚,更谈不上什么情杀。商业上除了布鲁斯的连锁店,县上只有几家传统的便利店,经营的内容也差不多,不存在什么恶性竞争的情况。

唐娜提出从碎掉的玻璃器皿底部来寻找突破口,如此厚度的玻璃器皿不会很多,先从化学器皿入手,果然查到这是一种大号的玻璃瓶,只作为化学试剂存放使用。

如此小众的东西应该不难寻找,三人兵分两路,唐娜去田纳西州fbi分部检索所有斯威尔维尔县学习过化学专业的原住民,赵继统和李维追查大号玻璃瓶的销售渠道。

就在两人如无头苍蝇一般乱窜时,唐娜传来喜讯,一名出身斯威尔维尔县叫艾比盖的女性,在俄亥俄大学学习的化学专业,而且现在从事研究液态****冷冻技术。

即接触过爆破又懂化学知识,再经过重点询问,艾比盖前一段确实回来看望过她的父母。

有了嫌疑人,那么直接审讯会有效果吗?布鲁斯死时艾比盖并不在县里。其实当赵继统得知嫌疑人从事冷冻研究时,在结合现场照片上湿漉漉的地面,就有了些想法,他将一个小号的玻璃瓶里面灌满水,密封好后放在一个大号的玻璃瓶中,在两个瓶子的间隙间填满干冰,加入酒精。用钢琴弦绑好瓶口,再压上一块大石头···

干冰和酒精掺在一起,温度能降到零下八十度。密闭的小号玻璃瓶中的水慢慢结成了冰,其体积膨胀起来使小玻璃瓶发生爆炸进而引发大玻璃瓶爆裂,玻璃碎片像弹片一样四散飞来···

艾比盖被客气地请进了问询室,当她看到椅子上的模拟人,还有大号玻璃瓶套着小号玻璃瓶,里面有水,缝隙间有干冰,一旁还有酒精···不用问,她自己就全交代了。

艾比盖第一次失恋时,偷偷喝酒喝了个宁酊大醉,被布鲁斯乘机占了便宜,那时艾比盖还未成年。此后布鲁斯屡次威胁艾比盖,被迫发生了不情愿的性关系,所以艾比盖此后发奋读书,终于离开了故乡也脱离了布鲁斯的纠缠。

在他当兵的那几年里,艾比盖时常回家,又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可是布鲁斯又退役了。已经有了男朋友,不堪再忍受胁迫的艾比盖告诉布鲁斯自己是学习化学专业的,会自作毒品“冰*”,她提议两人一起制作,布鲁斯去贩卖,挣钱后两人就结婚···

当过兵的布鲁斯当然知道“冰*”的大名,也知道其利润可观,所以按照艾比盖的吩咐买来了两种型号的玻璃瓶,艾比盖自带干冰详细演练一遍后,擦拭掉指纹,甚至收走了布鲁斯用过的保险套,叮嘱他一定要在某天、某时、紧闭门窗、无人时制作···

贪婪而愚昧的布鲁斯果真如艾比盖所教授的过程制作,就找他等待小瓶里的冰变蓝,成为“**”时,爆炸发生了···

案后,赵继统回顾探访案发现场时,死者卧室里没开封的保险套,其实已经有很明显的指向性。这是个淳朴的小县城,低收入人群的聚集区,没有妓女的存在,那一个单身男人的家里出现这类物品,不是很明显吗?

还有卧室货架子上那些逾期下架的罐头,艾比盖父母家养着一条看家狗,每次她回来看望父母时,布鲁斯总是半夜偷偷摸去她的房间,正使用这些肉罐头收买的那条狗。这一切他都默默的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作为遗漏的案犯线索···

回到总部后,好几天没好好吃东西的唐娜和李维又跑赵继统这儿蹭饭、蹭睡,不禁令他疑惑,两人这么大年纪了都不交异性朋友吗?

fbi对这次侦破也给予了肯定,并很快布置了新任务。只是一个悬了十六年未侦破的案件,案件侦办探员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仍对此事耿耿于怀。赵继统他们作为较为“年轻”的小组开始接手重新调查。

事件涉及到著名的爱迪生公司,1940年,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的窗沿上发现了一只工具箱。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根黄铜管,管里塞满**,管外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给你们的**。f.p.(签署)”

**没有爆炸,但罪犯也没留下指纹。几星期后,在爱迪生总公司,又发现一颗土**,它是一只塞满**的短筒羊毛袜,罪犯留下了同样的纸条。

是谁与爱迪生公司过不去?

公司保卫部门查阅它所设立的“公安卡”,发现对公司发过怨言的人有好几千,从何查起?

他们认为,这也许是想吓唬一下爱迪生公司吧?


状态提示:35破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