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可大可小,因为这毕竟是心里所想。
往小了说,刘辩那里也没有证据,自然也不会把袁绍这种诸侯怎么样?
但是往大了说,这就叫揣测圣意,算是对一个皇上的侮辱。
就冲这点,刘辩都可以治他一个大不敬之罪,想来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薛云连忙跪地说道“微臣万万没有这等猜想,请皇上明鉴。”
刘辩没有立刻说话,就是这么静静地看着他,最后叹了口气,说道“你怎么想的,朕不想知道。就算你是那么想的,朕也不会怪罪与你,你先起来吧。”
薛云听出刘辩这话里的意思,联想到皇上微服出巡,自己刚到这个客栈落脚,他就找到这里了,肯定有人暗中观察薛云等人的行踪。
而刘辩所做的一切,不惜大费周章,就是为了找自己。
看来这个皇上,是有事相求啊!
想通了这点,薛云说道“不知皇上微服至此,找微臣所为何事?”
听到薛云的话,刘辩的神情首次出现了变动,他没想到袁绍居然知道自己有事找他。
于是好奇的问道“爱卿何出此言?难道朕没事就不能来看看朕的臣民了吗?”
薛云回答道“当然可以,只可惜皇上您太着急了,微臣刚到这里,您就迫不及待的找过来。这可不是君王要见臣子该有的样子。”
听完薛云的话,刘辩这才恍然大悟,用手拍了拍额头,苦笑道“看来是朕太着急了。好了,废话不多说,朕找你是为了拯救大汉天下,还有黎民众生!”
薛云疑惑道“黄巾军?”
只见刘辩微微摇头,说道“是十常侍。”
这句话让薛云很是不解,要说当今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就是黄巾军叛乱。
这股势力不除,天下永无安宁。
只不过之前薛云分析过,就算整个大汉所有诸侯联合起来,摒弃前嫌,也不可能把黄巾军彻底消灭的。
双方间的实力差距,并不会因为自己杀了他十几万大军,而有任何改变。
得出这个结果,还是薛云询问了身边的将士,和那些通过黄巾军改编的士兵嘴里知道的。
薛云了解到张角三兄弟手底下有一支九万人的精锐部队。
要论武器装备,可能也就薛云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才能比得了。
其他的诸侯根本就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包括仅次于袁绍,同样有四世三公背景的袁术。
而在以往的战争中,从来没有让他们加入战斗,派出来的都只是没有战斗力的散兵游勇。
但就算是这样,也打的大汉王朝节节败退。
薛云不敢想象,如果自己面对的是那九万人的精锐部队,自己还有没有必胜的把握。
但是刘辩却放弃这个时刻都能把大汉天下翻覆的黄巾军不管,反而要去管那几个太监,难道这个刘辩就这么在乎自己的帝王权利吗?
这不由得让薛云原本对刘辩升起的敬畏之情,一下子就没有了。
他没想到一代帝王,居然也是这种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成千上万人性命的人。
这和那个公孙瓒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刘辩见到薛云看自己的脸色突然变了,笑着道“你应该会认为朕是那种麻木不仁的昏君。”
薛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等着刘辩把话说完。
刘辩接着道“你知道秦朝是怎么灭亡的吗?”
“陈胜吴广起义,汉高祖刘邦攻入关中,占领咸阳,秦朝正式灭亡。”薛云把这一段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说给刘辩听。
刘辩点头道“没错,正是因为朕的高祖皇帝斩白蛇起义,带领手下的百姓,和项羽等人一起向秦朝发动进攻,秦朝才走向灭亡的。”
刘辩顿了顿,接着道“你说的是外在原因,那可知道内在原因吗?”
“那是因为宦官赵高专政,权倾朝野,胡亥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
薛云突然停住了,没有继续往下说,因为他觉得秦朝末年,和汉朝末年极为相似。
都是宦官把持朝政,进而激发农民起义,使得一个强大的帝国走向灭亡。
“那我问你,如果秦国没有宦官干政,当皇帝的不适胡亥,而是扶苏,那结果又将如何?虽然这都是假设,但是朕想听听在这个前提下,你会怎么想?”
其实刘辩心里也清楚,是赵高修改了秦始皇留下的遗诏,并且害死扶苏和秦国大将军蒙恬,这就等于折了大秦的两个臂膀。
薛云回答道“扶苏公子天性善良,待人宽厚。如果他当了皇帝,就缓和秦国与六国的关系,然后休养生息,善待百姓,秦国没准可以走的更远。”
薛云的这个假设是完全有可能实现,只不过那样的话,往后的历史都将要被重写。
刘辩点头道“所以归根究底,这一切都是因为赵高这个宦官,把强大至极的秦朝,推向了灭亡的道路。”
薛云没有说话,因为刘辩说的话,根本就没有反驳的可能。
“那我现在问你,你觉得是黄巾军重要?还是十常侍重要?”
这句话就是说,是先消灭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还是把赵高这个千古罪人给杀了?
“但是秦朝农民起义,是发生在赵高出现之后的。如果先把赵高杀了,公子扶苏上位,休养生息,农民起义就不会出现。”
薛云顿了顿,接着道“但是现在是农民起义和赵高并存的局面,如果这个时候再去杀赵高,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