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酒徒>第18章东中郎将

“张仲定,几日不见你也变成了势利之徒。”

“兄长愿骂便骂,仲定不做争辩,兄长只管做痛快。”

“你不辩,某家怎么知道你什么意思?”张飞越说越是气急败坏,爱之深责之切,总想听对方给个解释。

“翼德兄,何必为这小人气伤了身体,以后兄长入了朝堂便就明白了。话说兄长这几月奔波数地,可曾寻得好酒,就是入喉烧心的那种。”

张安知道这三位都是仗义为国,因为一两句小人谗言断了前程,为国血战却落不得半点功劳,岂不是误了国士英雄。

“哼!某家才不会告诉你颖川有烈酒。”张飞转头不看张安,心中的火气却消了七八分。

“多谢兄长,来日天下大定,安定去颍川饮一遭。玄德公,云长兄,我等欲要去营中拜访主将,不知三位可愿同行。”张安邀约三人同行。

“我等也正要去拜会主将,仲定请!”刘备起于微草,还未涉足朝堂,对阉宦的势力还没有准确定位,也想追问张安原因,但张安闭口不谈,刘备也只能作罢。

“云长兄,请!”

“哼!”关羽丹凤眼微微一闭,不愿直视这趋炎附势之徒,张安摇头一笑退到了崔琰身旁。

“仲定,这三位心高气傲,怕是看不见你的好处。”崔琰低声说道。

“无妨。吾赌上崔氏名声,兄长可否怪我?”张安不贪图从刘关张三人身上获得好处,自然也就没那么多心结。

“我与他们不同,我信自家兄弟。对吧,儁乂。”崔琰为张郃掸去衣袍上的尘土。

“郃今日让二位兄弟失脸面了。”张郃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一时较劲,不过尔尔。武有谋略才是上道,儁乂兄,日后必定名扬四海。”张安说罢,崔琰领着众人去了城郊军营。

半个时辰后,崔琰向朝廷兵甲报了由来,兵甲入帐通禀。

约又过了一炷香,兵甲引众人入辕门,主帅帐中坐着一位膀大腰圆的汉子。

此人鬓角生了华发,双目却似鹰隼,有股阴冷戾气,实乃久经杀伐之人。

“尔等报上自家姓名。”

董卓,字仲颖,生于颍川,长于凉州地,少年时也是个游侠儿郎,仗义疏财,结交羌胡,后来被朝廷征辟,因战时功勋,现任东中郎将。

“吾乃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之后,今日特携义兵前来助朝廷灭贼。”

“吾是崔琰,清河郡人士,携义兵来匡辅汉业。”

两家兵马报上来路,董卓微微点头,对崔琰笑道:“崔氏子弟个个人杰,今日前来相助,吾甚幸之。”

董卓抬眼看去只观右侧,对刘备做了轻慢态度,一则是他无官无职,二则是他兵员稀少。至于崔琰顶着崔氏的名号,这一点便足以引起董仲颖的重视。

“将军谬赞。”崔琰躬身答道。

“好,诸位请坐。”董卓为崔氏一行四人设座,而刘备只得了一席,关张二人立于刘备身后。

“将军,此次讨贼可有定谋?我等该如何听命?”崔琰起身问道。

“汝等来得正是时候,若是再轻慢一两日,本将怕已拔营而去了。”董卓笑道。

沮授面色一变,随即起身道:“将军这是要去往何处?”

“汝是何人?”董卓略微不喜的问道。

“贝丘令沮授。”

董卓顿时拍案怒骂:“你一小小县令,不知在家中固守,来此地作何?本将如何行事难道要报你知道吗?”

“哼!”沮授立即退回草席,这两三句之间他已经看清了董卓的为人,此人不与之谋也。

“不知将军下一步要去何地?”崔琰开口问道。

“北上曲阳,攻打张宝。”董卓满目自信的说道。

“将军为何要舍弃子干公多日修建的壕沟器械,转而去攻打曲阳?烦请将军教我。”崔琰加了一句敬词。

“哈哈!果然是士族家风。我便于你说个明白。此去曲阳破了张宝便可以堵死张角的后路,到时候广宗成了孤城,要想破之轻而易举,也不会再有敌军增援之忧。”董卓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曲阳城更好攻打。

“将军果真是深谋远虑。”张安起身赞誉道。

“此计的确上佳,你等随我同去便可。”董卓笑的越发开心。

“将军,此计虽好,却有一些瑕疵,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讲无妨,本将广纳谏言。”董卓手掌微微一抬,示意宽容。

“将军可曾想过若张角北上援助张宝,该如何是好?”广宗屯兵十五万,要想帮助曲阳城易如反掌。

“这……”董卓面色有些为难。

“将军不必忧心,我家明公愿意率领义兵为将军把守广宗,死拒张角于城内。”张安为崔琰揽下了一个重任,欲要用四千兵马挡住张角的十五万大军。

“汝莫不是在玩笑?”就算有四千重甲也未必挡的住十五万大军,董卓对此嗤之以鼻。

“将军尽可放心,若是广宗失利,将军尽可将责任推予我家明公。”张安向崔琰打了个眼色,崔琰立即起身开口承诺。

“好!汝等真是国之栋梁啊!有你们把守广宗,吾便安心了。”董卓此时更无后顾之忧,如果出了问题便可尽数倾泻在崔氏身上。

“将军,我还有一事相求。”

“讲!”

“将军可否多留些行军帐?”张安问道。

“哦!原来你想用疑兵之计,此事依你便是。”董卓一生历战大小数百场,战场经验极其丰富


状态提示:第18章东中郎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