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军退入虎牢山,偌大的乱石岭上除了数不尽的尸首外,仅剩下东方的一处战场硝烟未熄。
公孙林率领着麾下的弟兄们反复向外冲杀着,然而被两倍于己的多罗军重重包围,一次次的突围行动终究都宣告失败。
公孙林的大戟因为饮了太多多罗军的鲜血,连戟杆都变得粘稠湿滑,公孙林浑身更是溅满了血污,俨然已经看不清曾经的容貌。
感知着自己身后的弟兄们一片一片地倒下去,公孙林的心都在滴血。然而面前黑压压的敌兵阻住前路,让他这个血肉之躯也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突然间一片轻快的马蹄声从东南方远远传来,那是马蹄踏着石块的声音,清脆而又嘈杂。
尽管无数的敌兵挡住了他的视线,可是公孙林仍然睁大了眼睛。
马蹄声来得飞快,一声尖啸从不远处传来,声音穿透力极强,震撼云霄。
公孙林心中大喜,他听得清楚,那熟悉的声音正是自己的弟弟公孙枭。
随着尖啸方落,箭如雨发,数千支雕翎箭狂浪地撕裂长空,密密麻麻罩向多罗军南侧人员最密集之处。
随着此起彼伏的无数惨叫声传来,公孙林看到前方大片的敌军纷纷倒地,无数的箭矢仍然不断飞来,收割着那些倒霉的敌军性命。
“兄弟们,援军已到,跟着我杀出去!”公孙林高高举起大戟,以此为旗,向身后的宁军喊喝道。
听闻到自家主将再次发出冲锋的号令,久战的宁军们似乎迎来了黎明前的曙光,他们纷纷扯开嘶哑的嗓子,发出最后的嘶吼。
“吼!”
始终站在外围指挥围歼行动的多罗国将军瓦录明和顾少卿,发现了不远处驰援的大批轻骑兵后大吃一惊。
他们从国师弥生那里知道了程圆有六千重骑兵,选择乱石岭伏击宁军正是考虑到这种地形根本不适合重骑兵出击,可是没料到对方把铁甲卸去变成了轻骑兵,这样一来马匹减轻了很大负担,来去自由。
瓦录明拔出佩剑,指挥着多罗军分出一部分兵力,向着骑兵队伍冲锋而去!
每一名重骑兵战士都是异常宝贵的,在没有甲胄护身的情况下公孙枭又怎么会轻易纵马交战。
“放箭!”公孙枭指挥着骑士们分作两队,一队继续向公孙林的前方敌人阵营施射,另一部分则射杀向己方队伍冲来的大批敌军。
箭如飞蝗,两军阵前到处都飞舞着雕翎箭。
公孙林麾下的宁军有了援军助射,前方的阻碍顿时瓦解。
当公孙林一马当先勇不可当,当他一戟刺倒最后一名面前的多罗兵时,眼前豁然开朗。
“兄弟们,跟着我,撤!”
随着公孙林一声充满兴奋之情的断喝,无数宁军像决堤的洪水般冲了出去。
公孙枭大喜,向骑士们高声喊话,“兄弟们,不要吝啬,把手中的箭统统都射出去,**多罗军这帮狗娘养的。”
骑兵们同样群情激愤,箭发连珠,拼命地把箭壶中的雕翎箭倾泻向不远处的多罗军。
公孙林和公孙枭两兄弟终于汇合,公孙枭让步兵先撤,他带领着六千骑兵断后,掩护着众人安全回家。
瓦录明和顾少卿面色如灰,这一场伏击看来彻底失败了。虽然公孙林带来的步兵损失惨重,但是自从六千骑兵来到增援后,数万支箭射来同样令己方队伍损失惨重。
看目前的情形,己方剩余的将士与对方人数相差不多,如果继续打下去很可能最后拼得己方全军覆没。
瓦录明长叹一声,向传令兵命令道:“收兵!”
多罗军像洪水一样退去,公孙兄弟趁机带着己方的所有人迅速撤离了战场。
乱石岭之战,是复国军成立以来最惨烈的一场大战役,这场战斗持续了三个多时辰,双方战死三万余人,伤者不计其数。
然而,复国军一方的损失要比多罗军大得多。最重要的是,复国军剩余的人全部被迫退入虎牢山,东侧狭窄的出入口则被多罗军重兵彻底封死。
他们所携带的粮食和淡水只带进去很少一部分,如果封锁时间一长,不用多罗军动手,恐怕复国军都会饿死渴死。
程圆看着面前溃退下来的数千名步兵伤痕累累,他心痛至极。
公孙林清点完战损,摘下头盔满面苦容地跪在程圆面前领罪。
“主公,公孙林带兵不利,带领弟兄们踏入敌人设伏的圈套中。兄弟们战死2785人,剩下能回来的几乎人人带伤,请主公责罚公孙林!”
程圆赶紧走上前来扶起公孙林,“将军快快请起!这一战若不是将军带领弟兄们奋勇突击,恐怕一个人都回不来。”
程圆仰头看向乱石岭的方向,红着眼睛说道:“战死的弟兄们都是好样的,他们每个人都拼死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他们没有辱没宁国人的傲骨,相信他们的祖先泉下有知,也会因他们为复国大业的付出而感到骄傲。”
说完,程圆站的笔直,朝着乱石岭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公孙林站起身来,同样朝着乱石岭深鞠一躬。
正在这时,公孙枭带着两名卫兵飞马赶回。还没等到达程圆近前,公孙枭飞身跳下马来。
“主公,前线情况已经探明。设伏围剿咱们的那两万人是从东疆戍边军那边临时抽调出来的人马。他们这一战也损失惨重,他们简单地打扫了一下战场后,已经启程向东疆基地回归。”
程圆听到这句话,眼神锐利如刀,“东疆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