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农事书籍作为率先整理的对象,是因为农桑乃是这个民族的立足根本。
作为农耕民族,华夏文明的一切荣辱观念都建立与农事,虽说士农工商的排名不算客观,却也是一种流传千年的时代观念。
国家无农,则土崩瓦解,百姓无农,则曝尸荒野,军队无农,则无战能胜,农桑,自文明创立开始,就已经成为天下百姓灵魂深处最为重要的东西。
治理天下,首在农桑,因此,项明首先选择农事进行总结,在《农典》第一页,他写上了这样一句话:
“凡农桑之务,天下之大事也。然自古而今,农事由天,天成则兴,天变则亡。吾书农者,在乎于人,寻书者当谨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唯易其道,方能长久。”
项明套用王安石的原话,就是想要告诉后人刀耕火种并非是完美的道理,就算是他书中所记载的,也不是绝对的真理,先贤值得学习借鉴,却不当完全效法,否则永远不会取得进步。
从古至今,人们皆依赖气候进行种植,若遇大灾之年,常常颗粒无收,结果便是饿殍遍地。项明总结两千年的农桑经验,意图对这种现象进行遏制。教给人们农耕的方法,以求农事进步。
而单靠理论却是不行,项明自己在颂风阁一角开垦了一方田地,进行实践,虽然遭到了颂风阁众文士的不解与质疑,可项明依旧我行我素,还时常出城观看田间老农的种植手段,同时加以询问,俨然一副将全部精力放在农事上的样子。
蔡邕得知此事,笑而不语,他不知项明所图,道相信对方绝对不会虚度光阴,特别是同自己约法三章之后,项明显然是在计划着什么,凭借他的才华,这项计划应该会震惊朝野。
而刘宏知晓项明所做所为之后,第一反应便是项明反常的行为之后又隐藏了什么谋划,可一个月接一个月地过去,项明依旧投身农桑之事,倒是真的让刘宏微微放松了警惕,虽然秘密监视项明的人没有撤回,可刘宏也开始前往颂风阁玩乐,对于项明的戒备之心大大减轻。
就这样,项明每日拿出绝大部分精力修书,再用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练武以及教导孙策武艺,时间一天天流逝,转眼便是一个春秋过去,当庭院中的树木重新吐出新芽之时,项明的《农典》才算完成。
《农典》一书,分为三卷。首卷农制,到次卷农事,再到末卷农法,项明一一进行阐述,总结出一套最适合这个时代的农桑法则,汇总成书,终成《农典》。
然而,这套倾注了项明一年心血的农事典籍乃是一个半成品,项明并不是很懂农事,一切知识都是由书中和雒阳城外的老农口中得知,难免会出现差错或者纰漏。
此外,此书仅仅存在于项明的理论层次,未曾加以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书中所言究竟是好是坏,无人可知,就连项明也不敢打包票说此书的问世可以使得农桑之业进步,虽然他内心便是这么计算的。
在他的谋划之中,《农典》的问世至少要将这个时代的农业水平提高数百年,这不是夸张,而是现实。
虽然数百年之后的农业水平和此时相差不是很远,却也算缩短了文明进步的时间。
当最后一笔落下又抬起的时候,项明感到忽然从梦中醒来一般,这将近一年来他沉浸在《农典》的编纂当中,不闻世事赋,仿佛置身于天下之外,如同雒阳城外的耕地老农,如今完成了计划的第一步,心情无比畅快,于是召来了顾平,打算问询天下情势。
顾平也不隐瞒,一五一十地说出这些时日天下发生的大事,让项明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第一件大事,便是韩言对于吴郡的治理,韩言在三大世家的帮助下,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吴郡,并且遵刘宏旨意减免赋税,使得百姓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生产当中,吴郡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
中平二年这一年,吴郡新生儿数量比起往年增长三成,粮食产量增长两成,更是开拓贸易,发展工业,使得吴郡隐隐成为扬州最为富庶的地带。
项明听到韩言干的不错,嘴角微微上扬,韩言虽不擅长政事,但好歹做过几年楚王,基本治理地方的方法还是有的,加上人才济济的三大世家协助,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确实不出项明所料。
第二件事则是发生于去岁五月的一场战事,幽州刺史公孙度携辽东太守公孙瓒与涿郡太守刘备合力出击李密,却中了徐世勣埋伏,三万大军近乎全军覆没,而李密却又借此机会再度壮大,甚至占据了玄菟,辽东二郡,麾下甲兵超过五万。
之所以拥有三万精兵和关张二将的汉军会大败而归,是因为李密手段极为高明,联合了夫余,高丽句,合三方兵力埋伏汉军,这才导致汉军惨败,退守辽西,而李密为两族出兵,也付出了大量的粮草补给和乐浪郡。
消息传至雒阳,刘宏大怒,不得已只能暂缓对于水泊梁山的围剿,召令冀州牧,骠骑将军皇甫嵩领兵十万,前往幽州讨伐李密残党。
本来豫州刺史曹操也应当前往平叛,可听闻幽州暴动的李闯方腊也仿佛得到了鼓舞,联合百越蛮族冲击荆州,荆州牧刘表苦战不克,连发七封告急文书,快马发至雒阳。
这两名在軒辕关下各怀鬼胎的难兄难弟同时对大汉发难,搅得大汉不得安定,更是直接打乱了天子的计划。
战报传到雒阳,刘宏大怒之余,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