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楚史乱国志>第二百零六章 意决撤军,士气跌落

“三千五!”

项明诧异道,想了想,又问:

“城防资源如何?”

“投石器战时损坏殆尽,滚木擂石尽数丢出,可以说,除了箭矢还有一些之外,其他自然一无所有。”

李儒回答得更加迅速,可惜,带来的全部都是坏消息。

听到李儒的回答,项明不禁沉默,今天折损的士兵已经超过了此前折损的士兵,比此时活着的士兵还要多上几百,此战惨烈,乃是他从未预料过的事情。

可想而知,倘若不是大雪加重,匈奴会不会彻夜鏖战,天明之前,还能否又汉军存活?

一切都是未知。

三千五百人,还都是疲劳之师,加上匮乏的守城资源,能够守住几个时辰?三个,还是五个?

无论三五个时辰都无济于事,对整个战局没有影响。

与其阻碍对方几个时辰,还不如保留下这三千多人的战力,以图给匈奴带来更大的杀伤。

可是,众将士为这座关隘付出了太多的辛劳,有些甚至贡献了鲜血与生命,就是为了守住这大汉最后一道门户,倘若自己不战而退,他们会怎么想?

虽然他沿途走来也在命令各地官员驱散本地住民,但真正能够离开故土的毕竟只是少数,一旦让匈奴突破阳关,即便能够将对方阻挡在汉阳郡外,大汉百姓的死亡也要以十万计,倘若失败,死伤更是要超过百万!

自己虽然没有杀戮他们的心,但匈奴手中的屠刀却等于是他亲自递到对方手上的,这对于剩余的汉军军心打击必定会很大。

他们现在的状态,都是接近身体与意志的极限,倘若自己下令撤军,他们身体中紧绷的一根弦就很有可能会立刻松懈下来,而这种松懈带来的后果很可能不是放松,而是死亡。

项明看着跳动的火焰,目光阴沉,沉默了下来。

李儒见项明这样的反应,便知主将此刻正在思索下一步的战略,也不打扰,就静静地坐在一旁,同样思考着未来的打算。

此刻进退两难,任何决定都不是完美的打算,况且决定此事乃是主将的职责所在,他需要做的,仅仅只是考虑进或者退之后应该怎么做。

他偷眼看向沉思中的项明,虽然仅仅共事不到十天,但对方在战场上的表现他全都看在眼里,其杀伐果断和英勇果敢乃是自己无法想象的,可对方此刻表情无比凝重,是自己从未见过的。

他很能理解项明此刻的纠结,若是鏖战到底,最终无非是全军覆没,结果最多是留一个忠义之命。

而倘若不战而退,若是最终得胜还好,倘若让匈奴冲进汉阳郡乃至司隶,他们一个也逃不脱,会留下千古骂名。

但他相信项明,项明所做出的决定,无一不是经过千百遍斟酌之后的选择,虽然可能并不是十全十美,却都拥有各自的道理。

若是董卓,李儒便会主动权衡利弊,共董卓挑选参考,而面对项明,他不知为何选择了绝对的相信。

项明在心中推演过可能发生的全部状况,最终还是心一横,站起身来。

“我们……连夜退兵,借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等地,与匈奴进行拉锯,务必将他们阻挡在汉阳郡外。”

项明的声音,如同这彻夜的大雪,冰冷,却又不可质疑。

“……诺。”

李儒回答道,没有一句意外的废话。

如果是他,也会做出这种决定,此刻撤退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唯有保住仅剩的有生力量,才能够在未来有阻止匈奴的余地。

他转身离去,前往下达召集全军的命令。

听到召集全军的军令传来,正在大雪中打扫战场的汉军士兵都满脸疑惑,不知道将军此时召集众人是何用意。

城中火把都所剩无几,场地之中只有零星几处火光,为了取暖,众人挤在一处,看着高台上的将军。

他们所处的地方是一个避风口,虽然寒冷却也没有风雪,而项明所处的地方迎面便是凛冽寒风,吹得项明须发翻飞。

但项明丝毫没有动摇,如同雕塑一般,迎风而立,仿佛要战胜风雪。

见到全员到齐,项明冷厉的脸上才出现一抹柔光,几天来,这些将士和他同甘共苦,虽然不是他手下的士兵,项明也对他们产生了同袍之情。

“匈奴攻势凶猛,而我军资源已极度匮乏,将士疲惫,兵力已不足四千……”

项明的声音不大,却穿透风声进入了众人的耳朵,使得众人情绪不自觉地低落下来,回想同袍的音容,一股悲伤的情绪从心底升起。

“……而匈奴仍有数万兵马,阳关不日将破,某权衡之下,决定立刻撤军休屠,保存最后的力量。”

项明说出了他最后的决定。

“将军!”

“我们不走!”

“将军,我们不怕死,就让我们为大汉尽最后一份力量吧!”

众将士听到项明所言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顿时纷纷出言劝阻。

“某意已决,绝不更改!”

听到众人的反对,项明心中感动,面色却冰冷如霜,声音也强硬得不容反驳。

众将士的反对在他意料之中,眼看同袍一个个命丧沙场,对于他们的冲击也是巨大的,而他们也几乎人人带伤,身体与精神已经达到了崩溃的边缘,若不是一口气撑着,现在已经是无力动弹了。

他们付出了惨痛代价才守住的阳关,今日却要主动放弃,任凭是谁,也都不会答应。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六章 意决撤军,士气跌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