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楚史乱国志>第三百章 吴郡规划,君别三日

在场众人都面带羡慕地看着这些被任命为将军的家族成员,前一刻还是同自己身份相同的同族兄弟,下一刻项明便被任命为领兵将军,未来前程似锦,和当下的自己不可同日而语。

但他们羡慕归羡慕,可这些人都是同族兄弟,他们也承认自己在领兵能力上比不过对方,所以心中根本升不起任何嫉妒的念头。

这些人的反应,都被项明看在眼里。地位的提升,一定会引起他人艳羡,这是人之常情,况且,一旦有了对比,就会激励着人们发奋进步。

项明很是认同这种良性竞争。

“未被任命的诸位稍安勿躁,你们未被任命的原因并非是在某心中的地位不如他人,而是人各有长,某同样有一些任务要交付给诸位。”

项明的一句话立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他们害怕的是无所事事,听闻项明另有安排,也便安静了下来,等待着项明的下文。

“军队是乱世之中的立足之本,但单有军队,是绝对走不远的,因而,对于扬州的治理同样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粮食和金钱的问题。”

项明顿了顿,将视线再度转向韩言。

“重信,吴郡去岁产粮情况如何?税收情况如何?”

对于这个问题韩言也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于是不假思索地道:

“去岁虽不似今年风调雨顺,却也没有什么天灾,吴郡统合耕田约有八十万亩。虽然近几年各户大量壮丁被征召入伍,但由于扬州没有战乱,所以大多数耕田都可以得到耕种的,只不过,亩产不好,只有两石出头。”

“共征收税粮十五万石,勉强可以供给军队,但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入库之粮不及五万石。”

韩言皱眉道,虽然有三成以上的结余,但不要忘记荆州战事的发生,在数月的时间内,他麾下的军队都是靠着刘表供给的粮草才会剩下这么多粮食,否则恐怕连万省

粮食问题,一直是大汉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大汉兵力之所以在此前两次战争之中捉襟见肘,主要就是由于维持军队的粮食不足。

百姓两万万,耕田万万亩,但亩产绝对不高,即便设置重税,也只够维持百万军队的生计,这百万看似很多,但分摊到各县,也就几千人而已,这才会被黄巾之乱搅得七零八落。

虽然项明的“增社均摊制”可以及时解决亩产不足的问题,但是任何制度的施行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至少在今年司隶农事情况明了之前,是不可能在大汉推广的。

粮草问题也可能会成为他们扩充兵力的短板,轻视不得。

于是,项明又将朝廷在司隶施行的那套制度当众说出,同时选出两人,负责吴郡当地的农制改变事务,在他还未与农家进行交流之前,这种事情还是任命信任之人才最为靠谱。

倒不是他不想施行屯田,而是这种方式行之太过有效,而且形式简便,倘若此时提出,那么军队的粮食问题也会很快解决。

倘若一不小心,巩固了大汉几近崩坏的根基,岂不是画蛇添足?故而,有些制度虽好,却不适合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提出。

待项明安排完毕之后,韩言又汇报了吴郡的税收情况、民生状况、典狱事宜等等,方方面面都告以项明知晓。

项明也随之道出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分配人手予以解决,此时,他在东观所学到的东西全部派上了用场,结合后世的体系制度,他也综合出了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

虽然他一心构建的体系只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很多东西都未经补充,但这不影响他将一些想法提前说出,融入当前的制度。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可以为将来革新制度打下基础,一举两得。

众人作为世家子弟,对于政事也并非一窍不通,项明提出的东西极大程度上开拓了他们的思想,他们从未想过如此的解决方案但经过他们的思索之后,却发现项明所言是绝对可行的。

当项明完成对在场所有人的安排,一人不落,滴水不漏,他们才在心中暗暗感叹自家主公的能力,如此眼界,如此谋划,当为明主之相。

此时,他们心中只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上马能安邦,下马能治国。”

古往今来,能做到一条的,大有人在,但能够前后皆备的,严格意义来说从未有过。

秦皇汉武,何时御驾亲征?高祖或光武虽为创朝之帝,但他们在战场上,怎比得过项明?

而项明的一番话,让众人更是明白,就算是治国,他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如此一个主公,倘若真有乱世,那么他的机会便是最大的,而假如对方真的能够登基为帝,那么必将成为古往今来最为伟大的皇帝。

项明也没有想到,众人会在心底浮现出这种想法,不过,就算他知晓,也会一笑了之。因为,这种想法无疑会增强众人的信心。

……

当被安排了任务的世家众人尽数离去,陆家大厅之内,便只剩下项明与韩言两人。

“两年来,主公的成长超乎了某的想像。”

在私下里,韩言也没有过于拘束,两人同为新时代的古旧灵魂,为了心中的执念再活一生,挚友的状态还要盖过君臣。

“怎么?你以为某还是那个不识政事的项籍?”

项明斜眼看着没有太守风度的韩言,笑骂道。

“只不过没想到变化能够如此之大。”

韩言


状态提示:第三百章 吴郡规划,君别三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