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楚史乱国志>第三百三十七章 项明所问,无解之题

这一句话,便说明金煌已经彻底放下了心中的不舍,愿意集结众人之力整合工匠,开创工家传承。

“此事不急。”

见对方同意,项明同样露出一副真挚的笑容,随即道:

“此刻还是大汉之制,规矩尚未崩坏,此刻大举行动绝对不是好做法,还是等到天下乱起,再趁机行事。”

“吴侯所言极是。”

金煌点点头,他知道,自己的决定不仅仅是自身派系脱离墨家那么简单,还决定了,必须依附在项明麾下才能够生存壮大。

虽说项明已经为他们规划了一条完善的道路,但倘若少了对方帮助,工家恐怕会寸步难行。

且不说那部《工典》,就是其他百家势力,也不会任由一方属于工匠的传承发扬光大,此时能够依靠的,只有项明。

“嗯,在等待时机之时,你们可以逐渐将势力向扬州转移,同时派出派系之中学识较为渊博之人,帮助某完善《工典》。”

项明补充道。

虽说他有能力与信心独自完成《工典》,可他毕竟要为金煌等人安排一些事情。

他可以完全按照后世的衡量标准去书写,但这大概会需要牺牲一代工匠来改变,金煌等人最大的作用,是能够将那些后世的标准转化为当世制式,这也算是为他节约了许多时间。

有了这份时间,他完全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上面,比如和《工典》与《商典》都息息相关的数术方面,虽不至于成典,但也可以写一部用于启蒙。

项明蓦然发现,自己此前定下的计划已经能够看到尽头。

虽说这些东西需要时间去印证,去弥补,但从无到有才是最困难的方面,剩下的,交给时间与百家门徒最为妥当。

他不露声色的吐出一口长气,心中紧迫也缓解了几分。

他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渚昭。

自己此前一直在说金煌一派的发展前路,同对方毫无关系,但渚昭丝毫未恼,而是极为平静得听完了项明对金煌等人的种种安排。

唯一一次参与,还是认同对方一派脱离墨家的事实。

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也全然没有任何情绪,只是静静坐着,只不过微微直起的身子显示他对项明之言有所重视。

但项明所说注定会令他失望。

“如此,墨家仅剩游侠一脉,但游侠之途不可取,存之必亡。”

渚昭不做反应,他有些摸清了项明的话术,虽有理有据,但也是朝着一个最坏的方向去说。

在他看来,游侠这个体系是最难覆灭的,因为游侠本就强调个体,而个体的隐蔽性又是最好不过,倘若他们一心潜藏,就算朝堂下令搜查,也不至于一网打尽。

所以,在金煌脱离墨家之后,他其实有些有恃无恐,认为墨家从此再无覆灭可能。

项明见对方无动于衷,虽不能理解渚昭思路,却还是解释道:

“游侠本身就存在一个不确定性,而无论天下未来何人执掌,都不会允许如此不受控制的势力出现在领土之内,必定会大肆打压。”

“之后,墨家只会有两种选择,无休止的逃遁,或是逃离中原。”

“西域,亦或是不周山脚下,也许是最好选择。”

项明又恢复了淡笑的模样,他多半能够揣度出渚昭性子,无论后者表现得如何平静,自幼受到的教育和经历都意味着对方并不是能够忍受不好言论之人。

他这样不言不语,只是在逃避罢了,项明想要做的,便是主动同对方交谈,从而劝说对方。

果然,渚昭微微皱眉,道:

“就算朝堂清扫,能够出动多少人?十万人?百万人?”

“天下之大,只要我们想要隐藏,如何能被发现?”

“但你们终究不是道家,只要入世,必定会露出马脚。倘若是某,必定能够一一找到你们的破绽。”

项明淡然道,可言语之间仿佛带着某种威严。

“为何要赶尽杀绝?”

渚昭不解,又问道。

“韩非子有言:‘侠以武犯禁’,此句虽带有法家色彩,却不全然错误。”

项明面色严肃,道:

“墨家之理虽有兼爱,但此爱为何,无处衡量,汝以为是爱,实则却乱了法。”

“但法本就为桎梏之物,人伦有差,事分德理,怎能以法盖全?”

项明之言,触动到了墨家与法家思想的核心不同,墨家主张德,讲究人性。而法家固化,讲究理性,二者关系复杂,乃至于后世仍有道德律法之争。

思想不同,渚昭当下就变了脸色,他没有想到项明竟然在心中偏向法家,心中顿时升起一团无名火气,说话都大声了几分。

“某且问你,若山有巨石,摇摇欲坠,十人临山脚,见石不惧,反倒在石下玩乐嬉闹。而旁有一老农采药,见石而远之,若石落必不受其害。”

“忽而石坠,汝在石旁,有移石之力,可救十人。然,若移石,必击老农。”

“此时,汝移石否?”

项明丝毫不因渚昭表现而恼,而是淡漠地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就是法与德之间的观念问题,也是价值观念的问题,事实上,无论人类发展到何等程度,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始终会存在不同。

“这……”

渚昭没想到项明会问出如此一个问题,一时间陷入了左右两难之境。

在座众人也思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时间,纠结二字写在了每个人的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七章 项明所问,无解之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