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楚史乱国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军受阻,何进获诏

何进近日以来心情相当愉悦,不单单是因为董卓即将到来,能够轻易解决十常侍这个心腹大患,更是因为这条消息没有雒阳城内传播开来。

要知道,董卓即将到来的消息是何进刻意透露出去的,在场之人除了他的派系之外,更是有着不少其他势力的朝臣。

这便意味着,那些人根本不会毫无缘故地帮他隐瞒消息,此刻之所以隐瞒下来,事实上已经是一种无声的支持。

更不要说天子那边,朝会如常,每每看向他的眼神中也没有其他色彩。

这种举动显然是不正常的,董卓在尚未发兵之前便上书告明天子,而刘辩却没有丝毫举动,显然是有所忌惮,从而做出忍让的表现。

何进自以为所想全部正确,意识到当今朝堂之上就连天子也压制不住自己,亦或是说,自己已经在权柄上近乎于天子。

突如其来的权势让他志得意满,行事作风也更加大胆放肆,甚至有些得意忘形之态。

而与何进相对的,是天子与朝臣的沉寂。

这无疑让何进更加放肆,一日酒醉之后,他闯入颂风阁雅殿,在当初刘宏睡过的龙榻上呼呼大睡,醒来之后又觉得不甚吉利,直接命人拆毁了这张龙榻。

然而,即便是如此可谓是大逆不道的作为,何进仍旧没有受到任何指责,甚至此事被众多朝臣合力压下,不为外人所知。

天子也仿佛从未听说过此事一般,对此置若罔闻。

朝堂上下,也只有此刻闲赋在家的袁隗曾隐晦地提醒何进行事要稍稍收敛。

何进作为他曾经的门生,现在显然已经陷入了权势的漩涡,再如此行事,就算他与天子有血缘之亲,也会遭得天子惩处。

古来像何进这般拥有大权却不知收敛的权臣,有几个能获得好的结果?

休说数百年前的吕不韦周亚夫之流,就是二十年前的窦武,便是一个活生生的反例。

虽说何进的弟子之称只是挂名,但倘若何进倒了,自己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名望上的牵连,因此,他还是提醒了何进几句。

但何进正值“如日中天”之时,怎会听得进他人的劝说?休说袁隗这个名不副实的老师,就是其母舞阳君,此刻都劝不住这个放肆到近乎于疯狂的儿子。

然而,何进虽肆无忌惮,却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在董卓尚未到来之时,他还是忍住了立刻动手的冲动。

他的嚣张,虽看似肆无忌惮,但所有行动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就是同十常侍毫无关联。

但一则消息的到来让何进直接摔碎了手中正在把玩的美玉。

“此事当真?”

何进并没有将那块美玉放在眼中,以他目前的身家,这块稀世珍宝虽不说九牛一毛,却也是微不足道。

听到对自己不利的消息,率先砸碎了宝物,再确认这则消息是否正确,这便足以说明何进如今有多么得意忘形。

“回大将军的话,已经传来两次消息,此事确凿无误。”

“该死!”

何进更加恼怒,就在昨日,董卓已经来信言其已经抵达河东郡,不日即将到达雒阳。

但正当他准备从河东渡黄河前往河内之时,却发现河边无船。

这并不是寻常的百姓寻找船家是被告知的无船,而是河边确实没有能够承载大军的船只。

打听原由,这才知道就在前不久,大河之上出现了一群水寇,这群水寇所求并不是烧杀劫掠,而是摧毁河边沿途所有的大船。

渔民丝毫不受影响,但以摆渡为业之人,只能看着自家大船被一把火焚烧干净,但凡有所阻拦者,都失去了生命。

百姓并不是没有想过反抗,但面对水寇的凶残,他们几次组织反抗都以失败而告终。

而上呈官府之后,河东太守同样表示无能为力,于是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似乎除了渡河不便以外,对日常起居没有什么特殊的影响,也便不再在意。

董卓略一打听,这伙水寇的出现和自己准备启程的时间相差无几,而且身为水寇目的只在于摧毁大船,这样的行为是极其可疑的。

董卓又沿河向西行进,但沿途渡船皆被摧毁,因此,他确定了这伙水寇的目的就是不让自己渡河。

于是,他就在东垣驻扎下来,征集百姓渔船慢慢渡河,这才给何进传来消息。

何进也不是傻子,他当然明白这是有人在对自己的计划进行阻挠。

这种阻挠是极为隐蔽的,谁人所为,无从知晓。

倘若大费周章地调查,确实能够查到蛛丝马迹,但此时正是计划进行的紧要关头,何进完全腾不出手来调查此事。

“也罢,便让你再安稳几日,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某必将把你找出,到那时,你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怒火略微消散,何进也开始变得冷静下来,他方才确实生起了不顾一切调查对方身份的心思,但剩余的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一旦他不顾大局,便有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因此,就算是为了事成之后的尊贵权势,他也不可能大费周章地调查此事是何人所为。

倘若何进能够有一个足够聪慧的门客,便能看出,此事是天子所为,因为,除了何进与被“蒙在鼓里”的十常侍之外,只有天子才有调动“水寇”摧毁大船却又不被官府缉拿的能力。

何进是想到自己此前的行为有可能在无意间开罪了谁,才导致对方暗中下绊。

在某一个瞬间,他突然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军受阻,何进获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