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楚史乱国志>第四百一十一章 暂离战场,贾诩深谋

“敌将,胆色惊人!”

在那电光火石的刹那,吕布便给李旷定下了一个评语。

无他,倘若自己这一戟能够斩下对方的头颅,那么对方的羽箭也可以射穿自己的胸膛。

休说战甲坚固之类的话语,甲胄最大的用途是来防备战场上的流矢以及一些较轻的攻击,而李旷弓箭之威吕布也才体验过,根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战甲之上。

对方,摆明了是以命换命的打法。

而现在,双方就如同两架即将相撞的战车,谁先露出半点怯意,谁便先行转向,但两车都不让步的话,便有两败俱伤之险。

很快,双方已经面对面地照会上,李旷已经能够感受到来自吕布戟上的呼呼风声,而吕布也能稍稍瞥见李旷的拉弦手指正在渐渐放开。

下一瞬,两人便将同归于尽!

就在这时,双方仿佛达成了一定默契一般,吕布稍稍抬起戟刃,使得方天画戟从李旷头顶划过,并未对其造成伤害。

李旷则直到两骑交错而过都没有松开弓弦。

两人在胆色上的交锋以平局收场。

但他们都未因这次交锋停止冲击的脚步,吕布方天画戟直接对准了李旷身后的大军,而后者也收起弓箭,抬手端起了挂在马鞍之上的长枪。

随后,他们各自一头扎入敌军阵列,以求用自身勇武造成杀伤。

吕布固然凶猛,掠过李旷之后,在西园骑兵的冲锋阵列中横冲直撞,而他胯下的赤兔胭脂马也左躲右闪,在保持冲势的情况下避开了敌军战马的冲撞,充分地解放了吕布的杀伤力。

在他方天画戟之下,西园骑兵如同草芥一般被吕布收割了性命,一番冲锋下来,被吕布斩杀了数十人之多。

对面的李旷也毫不示弱,尽管长枪在这种战斗中的杀伤力确实比不过画戟,但耐不住李旷用招灵巧迅猛,长枪游动宛若灵蛇一般,每每都能点在敌军要害,非死即伤。

一顿冲杀下来,战果虽不及吕布,却也相差无几。

而他们身后的士兵,也是勇猛非凡,即使前卜后继,也勇猛地对着敌军发动了攻击。

在自家将军的带领下,两支骑兵部队相对冲杀,各自给对方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有些士兵甚至来不及动手,战马便相撞在一处,只能落得同归于尽的下场。

尽管死法特殊,却也是骑兵对冲时无可避免的损失。

这一次的对冲,双方各自留下数百尸首,或许凉州铁骑相对多一些,但基于他们相对庞大的基数,吃亏的反倒是李旷一方。

其实这也是李旷指挥经验不足的一处体现,他能够察觉出董卓军战斗许久必定疲惫,但他错误地估计了疲惫之下敌方剩余的战斗力。

对方可不是一触即溃的寻常士兵,而是常年镇守边疆,同塞外异族战斗的西凉铁骑!

更不要说,在董卓麾下,他们征东打西,已经积累了太多作战经验。

李旷以为西园军不逊于对方,可事实上只有其中一小部分精锐中的精锐才能说比肩西凉铁骑。

那些人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当初参加过凉州之战的老兵。

因此,就算西凉军已经因围攻曹操军而略显疲态,战斗力也足以与整装待发的西园军持平,最多也是稍弱一线而已。

但是,他们有着一万对两千的巨大优势,若比拼消耗,不出两三次对攻,他们便要被吕布率军消耗殆尽。

而冲杀过后整点兵马的李旷显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瞬间便决定转变战斗策略。

凉州铁骑的战力虽强,但他们胯下战马却不比西园军的战马强出多少,再加上方才作战的消耗,至少在机动性上以李旷观察来看是比不上己方的。

于是他果断选择了一触即退,且战且走的战术,这样一来便可以利用超越敌军的机动性来对敌人产生牵制作用,二来可以将这部分敌军带离主战场,给曹操军的撤退留下十足的空间。

所幸,吕布也极为配合,紧随其后,于是两支队伍越战越远,最后甚至消失在了战场之上。

“果不出先生所料。”

见李旷与吕布率麾下士兵撤出了当前战场,董卓不但没有丝毫不满,反而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吕布虽一介武夫,却并不愚蠢,在有命令在身的前提之下,自然不可能打上了头才追击李旷,若转头攻击其他援军,则可以造成更大的效果。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贾诩此前有过交代,若对方有意将他引出战场,一定要按照对方的意图行事,至于撤出战场之后,是全歼对方,还是网开一面,这便是由吕布自己决定的了。

至于贾诩为什么要做出如此安排,是因为他要让曹操军顺利地撤回雒阳城中。

倘若董卓真的下达绝杀的命令,以西凉铁骑恐怖的冲锋能力,并非诋毁曹操,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早就应该全军覆没了。

之所以还保留了近半兵力,是因为董卓提前便下达了减缓进攻速度的命令,是他们刻意控场的结果。

而这么做的原因也不言而喻,就是要让更替天子一事变得更加容易。

贾诩深谙上兵伐谋,攻城为下的道理,因而使用手段,试图达到攻心的目的。

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董卓率军进攻雒阳城,因为那样无论成败,终究会败坏董卓的声望,进而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若是能逼迫天子主动退位,那便再好不过。

但贾诩也知道,以当今天子这般强势的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一章 暂离战场,贾诩深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