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明不知道此人是谁,但无非就是杨弘阎象其中之一,袁术此人当初在黄巾之乱的时候他也曾见过,绝对不是什么贤才明主,估计他在原本历史中能够取得一定成就靠的是袁家嫡子的声望和麾下众人的托捧。
他不相信就凭袁术这种人能够招揽到什么其他的名人能士,在这个时代中,袁术只要能够凑齐与原本历史相同的班底就已经是得天之幸了。
而杨弘阎象之流虽也算贤能,但既然已经投身于袁术麾下,便引不起项明多大的兴趣。
毕竟,天下贤良何其之多,这两人在滚滚洪流之中犹如沧海一粟,根本到不了能够吸引项明注意的级别。
而且,现在也不是关注袁术麾下之人的场合,随着袁术出言反对,曹操也发表了看法,于是两人当着众诸侯辩论了起来。
“公路兄此言差矣,昔年黄巾之败,缘由众多,但绝对没有分兵这一条。”
曹操作为袁绍的挚友,深知袁术的斤两,他也看出袁术背后有人提点,于是直接反驳道。
上书提议可以提点,但若是两人进行一场面对面的辩论,那么无论袁术身后是谁都无法参与此事。
如此一来,曹操自忖无论如何都能驳得袁术哑口无言,这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同时也是一种对袁术的不屑。
“孟德此言又是何来?”
袁术毫不客气地反问道,从他的语气中不难听出,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底气不足。
他那故作强硬的态度便能说明一切,突然直呼曹操表字,便是有以长呼幼,以尊呼卑之嫌。
而袁术既不年长,官职也低于曹操,因此只能通过这种不入流的手段来牵强附会。
“黄巾之败,败在不义,区区张角便敢颠覆大汉,即便他几乎成功,但失败是必然之事。”
“当初先帝集天下之力抗击黄巾,在场诸位大部分都是参加过这场战争的,对当时的情况大概还有印象。”
“当初,各地有志之士仓促出兵,所集兵力加起来也不过黄巾军的一成,但正是这一成,便成了颠覆战局的关键。”
“不才岐云坡一役,打破敌军四十万;吴侯立威軒辕关下,杀得敌军闻风丧胆;更不要提,吴侯单骑擒杀张角之事,更是有如神兵天降。”
“而现在,吴侯在此,不才在此,天下各路英杰在此,兵力数倍于敌军,倘若仅仅是因为分兵而败,操愿提头来见!”
曹操一番话说得无比霸道硬气,他就是要以这种威势压迫袁术,使得对方不敢轻易言语。
“你……”
果然,在曹操锋利言辞的攻势之下,袁术哑口无言,指着曹操,说不出一句话来。
“如此,分兵一事,众卿谁还有不同意见,尽可提出。”
刘辩沉着冷静,为两人的辩论做出了最后的判断,而在座诸侯皆沉默不言,再无一人反对。
到了现在,他们又何尝看不出,这是刘辩的意思,只不过是借曹操之口说出,再有反对,就等同于和刘辩过不去。
所以他们即便心中有着不满,可还是三缄其口,等待着刘辩的最终决断。
“既然众卿都无反对,那么此事便这么定下,兵分两路进攻董卓,朕领一军进攻軒辕关,而另一路转道兖州,进攻虎牢关,若一切顺利,便可以于雒阳城下汇集。”
刘辩缓缓道。
在座众人都知道,对方只不过在说场面话,进攻虎牢关的军队目的是牵制董卓兵力,而不是攻城掠地。
所以刘辩绝对不会分出太多战力,不过是用十万来人作态罢了。
“既然战略已经部署完成,便当分配众卿职责。”
“朕知晓,众卿皆非庸碌之辈,凡遇到这种事情,必定会各自争抢。”
“但当下已经没有继续拖延下去的时间,今日无论如何朕都要分配你们的权责,便由朕指派,不得非议!”
“诺……”
在场一片应和之声,就算内心再过不情愿,都不能表露在脸上,所以,他们便静静地等待着刘辩的指派。
“朕为总统领,同时兼任南路军统领,谯侯曹操,吴侯项明为副统领,助朕攻克軒辕关!”
“陛下……”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项明突然出声,打断了刘辩的分配。
“项卿何事?”
对待项明,刘辩还是相对特殊,被打断了发言不但不恼,反而心平气和地问道。
“回陛下,臣愿统领南路军,为陛下攻克虎牢关。”
项明站出,微微向刘辩施礼,随即道。
他深知,倘若成为南路军副统领,虽说战事将是可以预见地轻描淡写,不过大部分功劳都要被刘辩分走。
而进攻虎牢难虽难矣,却并不是毫无机会,只要能够抢在刘辩之前攻克虎牢,那么他的名声威望将到达一个顶点,这也是他出征之前的一个目标。
所以,自从曹操提出要兵分两路的时候,项明便决定自统一路,还可以免得受制于人,一举多得。
“……如此也好,难得项卿有心了。”
刘辩思考了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了项明的请战要求,原本他还打算趁这次机会拉拢项明与曹操成为自己的近臣,如此只能作罢。
他最开始准备让袁绍统领北路军,这样一来可以将态度摇摆,不甚明朗的袁绍支开,以免产生麻烦。
如此,袁绍也成了为这场战争背锅之人,倘若北路军出现一点问题,他便要负全部责任。
而计划得再好,也赶不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