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并未参加对軒辕关的进攻,一直在阳城处理战后的百姓安置。
一些房舍被烧,流离失所的百姓被曹操迁往颖阴颖阳等城,因为战后的阳城难以承受如此众多的灾民。
其他不愿离开故土的百姓,也被曹操组织起来,清理掉残砖败瓦之后,重建家园。
毕竟,不可能将整座城池全部迁走,总要有一些百姓留下来做恢复阳城的工作,而曹操能做的只不过是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规定了一些计划,算是稳定住了局面。
就在这时,项明求援信至,刘辩率领大军从軒辕关撤出,准备前往虎牢的消息也传到了曹操耳中。
虽然刘辩并没有诏令传来,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是想要在虎牢关展开决战,一举击溃董卓与鲜卑联军。
虽然最后还有雒阳城这最后最后一道防线,可任谁都清楚,能够攻克虎牢关的联军必定能够攻下雒阳,反之对于董卓军亦然。
虎牢关下这场战役,将决定整场战争的走向。
曹操深知,自己绝对不能一直在阳城坐镇,虽然说坐拥天下诸侯的联军大军可能并不差自己的参与,但出于某些难以明言的原因,他务必要全程参与这场最后的战役。
于是,在阳城的恢复逐渐步入正轨之后,他只留下了荀彧主持事物,而他自己则动身与刘辩大军汇合,一同来到了荥阳。
抵达荥阳之后,大军也做了一日的休整,连日的行军下来,说不疲惫也是假的,但同样没有战斗的大军仍旧保持了一种旺盛的斗志,经过一天时间的休息,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
刘辩也趁此机会召集众将商讨了一下战略,最终发现虎牢关只能硬攻,不可智取,也就放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次日,在做出最终动员之后,数十万大军启程,向虎牢关方向进军,并于汜水之畔与一直控制着河上渡船的东路军主力汇合。
拓跋宏并不是没有想过效法敌军,在汜水对岸进行堵截,趁敌军渡河之际予以重创,此前一直在对岸驻守,直到他得到了敌军主力大军尽数东进的消息。
在关内的行军速度始终要比绕过嵩岳的联军快上许多,董卓所率领的西凉铁骑与三十万鲜卑精骑早在数日前便进驻虎牢关,并召回了拓跋宏这一支兵马。
敌军兵力甚众,投鞭可断汜水,在如此庞大的兵力同时渡河的情况之下,除非想要在汜水之畔展开决战,否则中途阻截并不是明智之选。
拓跋宏同样看到了这一点,才听从了独孤信的调度,返回虎牢关内,静静地等待敌军的到来。
终于,在一日清晨,虎牢关城头的守军看到了远方彻地连天的旌旗。
数十万大军阵列齐整,宛若天地翻转,遮盖了广阔的大地,阳光照射在敌军的甲胄之上,朝着个个方向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将整片天地照亮。
城头的守军不禁眯起了眼睛,以防被这铺天盖地的白光晃得失明,即便有了心理准备,但看到如此数量的敌军同时向虎牢关进发,还是令看到这副景象的他们心生寒意。
好在,关内不逊于敌军的兵力给了他们充足的底气,致使他们只是紧张,还达不到畏惧的地步。
这几日,刘辩与项明也整合统计了一下麾下士兵的数量,经过两条战线总计一个多月的战斗,联军加起来有十数万士兵的伤亡,原本总数有七十多万的联军,现在兵力也就在六十万上下。
不过,敌军的数量也差不多在这个数字范围之内,不说项明歼灭的数万鲜卑军,就是刘辩久攻阳城不克之时,杀敌也不在少数。
若按原本董卓军二十万,鲜卑军六十万的兵力统计,此刻虎牢关中的敌军也就与己方持平,最多超过几万,这在双方总投入兵力高达一百二十多万的情况下决定不了战局。
从战斗力方面,敌军绝大多数都是骑兵,在平原上的杀伤力惊人,可有了城墙限制恐怕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敌军的发挥。
敌军绝大多数擅长弓箭不假,但数十万大军一日所能消耗的箭矢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就算倾尽天下工匠之力,也难以全程供给这场战争。
这又是敌军的一个劣势,如此计算下来,或许可以抵消掉敌军的城墙之利,让双方战斗力处在一个极为奇妙的平衡之中。
这就是项明等人在战前的推测,虽然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却相当准确地分析出了当前的局势。
当然,具体战况如何,还需要经过真刀实枪地战斗之后,才能够体现出来。
很快,这充满整个视线的敌军停了下来,最前一排呈扇形,将虎牢关东门彻底堵死。
正对着东门,一驾拥有巨大华盖的战车分开人群,刘辩背手而立,站在战车之上,审视着巨大的虎牢关城墙。
在他身旁,是项明以及曹操等人,几乎所有的诸侯都在最前排,将刘辩围在正中。
如果城中的敌军真的有魄力和胆量,完全可以趁此机会冲杀出来,只要将最前一排的诸侯斩杀殆尽,联军将不攻自破。
当然,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不说无数猛将护卫在刘辩身前,就连最前排的联军士兵都是可以以一当十的绝对精锐。
敌军若是冲动到主动出城,项明等人完全有把握在保证刘辩安全的情况下用最快速度歼灭敌军,将战争迅速发展到最后阶段。
很显然,敌军主将并没有这么蠢。
虎牢关经过黄巾之乱后,又经过了重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