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都不到三十,一名精瘦的汉子叫鲁大虎,显然有些名不副实,而另外一个敦厚的后生叫王二柱,两人都是浙江本地人,不但武艺精熟,而且他们对苏浙一带的地形和人情非常熟悉,稍稍接触了解一下,沐剑声就认可了两人,吩咐手下好好安顿两人。

沐剑声等人乘坐一艘船只,从吴淞口进入了吴淞江,由于是逆流而上,因此用了一天一夜时间,才到了松江府附近。当沐剑声听说岸边就是松江府的上海县之后,立刻吩咐将船只靠岸,以采买东西为由,带领三名护卫上岸去了。

现在的上海县,已经逐渐的繁华起来,商铺繁多,货物成堆,江面上大小船只,往来不绝。沐剑声之所以在此停歇,乃是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孙元化就是此地之人,而且前番与李世开闲谈时,他也曾提起过这事,心想既然顺路到了这里,自己应该借此机会前往,看看能否找到一两名他的后人,然后为自己所用。

由于孙元化曾经官至御史,所以孙家在当地很有名气,通过明察暗访,半天之后,沐剑声终于寻找到了孙元化的故里——高桥镇。

镇子不大,就一条主街,约莫有百余户人家,当地的邻居听说有人寻找孙公的后人,都热心的给指路,沐剑声又悄悄询问了路人一下,才知道了眼下孙家当家之人,乃是孙公的长孙孙世礼。

说话间的小会功夫,沐剑声几人就寻到了地方,乃是快到街道尽头的一家普通的宅院。看了看那长满青苔的院墙和破旧的黑漆门,沐剑声为之一叹,不想昔日的大家族,已经没落至斯!看来孙家后人的风骨犹在啊,想想如孔有德之流,靠着给鞑子制作火器,最后竟然能够封王,那么如果孙家之人也卖身投靠鞑子,虽不敢说成为王侯,不过荣华富贵,却是举手之易耳!可是他们竟宁愿守此清贫,默默于乡野之间,自然是因为心怀故国,不愿为鞑子卖命罢了。

谢过带路的乡邻,沐剑声就来到门前,此时院门虚掩,不过为了礼貌起见,沐剑声还是叩了几下门环,轻声问道:“有人在吗?”稍稍等了一会,就听见了脚步声,接着门扉半开,一名瘦弱粗黑的丫头探身出来,一见沐剑声几人,却又低头进屋,接着把门关上了。沐剑声几人一时莫名其妙,只好暂且等候,过不多时,院门再次打开,却见一名身着灰色长衫的中年人,在刚才那丫头的搀扶下出来,此人打量了沐剑声几人一眼后,拱手问道:“不知公子找谁啊,有什么事情么?”

沐剑声心道,此人多半就是那孙世礼,自己与他素昧平生,若是绕来绕去,恐怕连屋门都进不去,于是回礼说道:“在下姓沐,从云南远道而来,特意前来拜访孙世礼先生的。”

那中年人一听此言,脸上微微一变后又恢复如初,稍稍犹豫了一下后说道:“老夫正是孙世礼,既然是云南来的远客,那就请几位进屋暂坐。”接着打开院门,挥手邀请示意,沐剑声见他没有拒绝,心里一喜,连忙示意说道:“多谢孙公,先生您先行。”那孙世礼见沐剑声彬彬有礼,心里暗赞一声后微笑道:“呵呵,那就由老夫给公子在前面带路吧。”言罢转身进院,沐剑声随即吩咐两名护卫在门口守候,剩余一人跟随自己进去。

庭院不大,不过三四丈见方,进去后是个天井,两侧各有四间厢房

迎面就是堂屋,二门大开,几人进去后分宾主坐下,孙先生就吩咐那丫头去准备茶水。一坐下后,那孙世礼就问道:“传言公子胆大如虎,敢于行刺吴三桂,实在令人佩服,可是如今世道这么乱的,豺狼虎豹横行,公子你何必螳臂当车,到处乱走啊?虽有宝剑勇士护身,可万一落入什么陷阱,也难免有所闪失啊。”

孙世礼并不点明对方身份,却颇有深意的说道,沐剑声自然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回答说道:“正因为这世道艰险,所以晚辈才更要去多多了解,将来也好设法改变这些,至于个人安危,有此宝剑在手,天下皆可去。”听了沐剑声的话,孙世礼道:“唉,年轻人啊,你虽有勇气,可你难道不知道有多少好汉都已经葬身虎口了,又何必重蹈覆辙啊?”沐剑声笑道:“如果只有我一人,自然不敢独向虎山行,不过如能多找些同伴,人多势众的话,那在下还是有信心一闯虎穴。”一见他说的这般豪情,孙世礼微微一笑,示意他品茶。

寒暄两三句后,沐剑声决定开门见山,于是正色说道:“孙公,请恕晚辈直言,我等已经在筹划一个新的计划,火器乃是重中之重,其中尚需要一些精通火器技术之人相助,老御史乃这方面的行家,因此特来求助一二,还请孙公能出山鼎力支持。”说完拱手一礼。

孙世礼沉默一番后黯然道:“唉,公子厚爱,某心甚为感激,奈何老母尚在,实不敢远游。”沐剑声试探说道:“何不举家而走?”孙世礼摇头苦笑道:“家母念旧,绝对不会离开此处而他往的。”听了对方所言,沐剑声也有些无可奈何,毕竟孝义为先,自己不能再去勉强,只好说道:“老先生纯孝,晚辈佩服。”

既然对方不愿出山,沐剑声只好暂息招揽的念头,又说了一会闲话,就起身告辞,孙世礼再三告罪,送他出门。离开孙家,沐剑声虽然有点失望,不过却并不气馁,毕竟自己是首次登门,身份可疑,别人怎么可能就会明确表态?而且人家都是拖家带口的,又怎会轻易决定?但凡有


状态提示:第12章孙世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