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几日不同,五月十五日下午的雨并没有持续到黄昏时分。大概到了下午五点半,残云就已经退却,关中地区的碧空像是被积雨整个儿洗刷了一遍,在远处晚霞的点缀下,散现出圣洁的青蓝。同时,圆满皓丽的月亮也已经悄悄地悬在了天区的边际。
被这样的好天气所吸引,天依和乐正绫挂完了自己新洗的外服以后,两个人穿着中衣,走到院子里,同几个闲着的家奴姐妹一道观赏天色。
“这青天真好呀!”天依仰着头,伸着脖子,用目光贪婪地汲取着这在两千年后几乎不可得之的美景,感叹道,“就算这一年来已看过几次了,但还是看不厌烦。”
“不知道残留在空中的水汽是不是对构成这种天色有影响。”乐正绫说,“毕竟光在不同性质的介质传递时,无论是反射、折射还是散射,它都会给肉眼感光带来差异。”
“这就是光学的事情了,”天依道,“不是审美的事情。”
“是啊。”乐正绫将手摆在身后,“我记得我还小的时候,有一天同我哥一块出来吃早饭,我那会第一次发现原来在白天的时候还能看见月亮。我以为是我看错了。哥哥就笑我见识少。”
“你哥那会儿也不大!”
“但是他每天都跟一群小邻居,放了假一早就外出打枪去。打嘴枪,拿玩具枪打。”乐正绫正缓缓地说着,忽然噗嗤一声,没忍住,低头笑了几声。
“阿绫想起了高兴的事情?”
“我想起我哥哥寒假的时候,打那个手枪。”乐正绫向她道,“他把小鞭炮装到他的枪管里——那是金属模型,扛炸。然后他站在阳台上,给鞭炮点上引线,然后一扣扳机,‘啪’一声,一阵烟冒出来,手肿了一个星期!”
听到最后,洛天依也憋不住大笑出来。与俱的姐妹们并不知道手枪是什么,但是光看阿绫用右手比划的姿势,以及最后受后坐力冲击的那个动作,她们也欢快地笑起来。身势语言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就比单纯的糗事本身要大很多。
两个现代人在笑了一阵以后,突然在某个时刻一齐沉默了下来。她们来到汉地时是公元前122年,而到现在为止,公元前121年已经过了一半。如果她们继续在这片土地生活下去,还会经历120年、119年、118年……一直到她们的生命定格在某一个辽远的年份,无论如何绝对不会早于耶稣出生。不知不觉中,乐正绫已经有一整年同她的哥哥分别了,天依也是。如果她们还是找不到回到现代的方法的话,可能这辈子,二人将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亲友。就连看月亮,自己和龙牙哥看的月亮都是不同时期的,连玄学地通过月光传达心意都做不到。
“我想吃火锅了。”乐正绫忽然开口说了这样一句话。
天依自然明白阿绫这是什么意思。她和阿绫在上海工作时,遇到拮据的时候,晚饭就全在龙牙哥的火锅店,烧一锅小火锅,摆几份食材解决。虽说吃得久了也难免有些厌倦,但是在元狩二年,现代的川味火锅几乎已经在二人心中升格至了一种神格的状态,并同龙牙哥的形象合而为一。
文天祥和其他历史上的忠志之士常常把回到汉地称为“重见衣冠”,他们以汉族特有的礼仪色彩浓厚的衣裳来指代自己的文化。而对于乐正绫和天依来说,自己当前人生最好的结局是重见火锅、重见冰淇淋,重见高架铁轨和手机基站。
“阿绫,我们一定能回去的。”天依把住了她的手。
是啊,海国不过几千里远,要是能回去的话,朝廷准了,路上船也不翻覆,就能回去的。”其他家奴也劝慰乐正姑娘。可是这番话令乐正绫却更为伤心。
“既然我们二人无可能重逢而又幸逢,那肯定也有机会回去的。”天依同阿绫说,“没有什么困难比去年的困难更大了。到时候,等我们闲下来,我们就去洛水边上走一遭。”
“嗯。”乐正绫将希望寄托在了天依所说的重回洛水上面——那是她的穿越地,至少是有记忆以来第一个到的地方。青海的羌村,现在无论如何是回不去了,除非等朝廷控制了河西,她们可以找个机会前往那个羌族部落做语言调查。这也是一条路子。
无论怎么说,还是得把当下的工作做好。天依看看极远的地方悬挂着的高月,希望在汉地的时候,在有机会前往两个穿越地之前,自己和阿绫的一切还能平平安安地走下去。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三日。校对的工作几乎是越到后面越容易,通书什士兵们的效率和最开始一比,已经提高了不少。在十八日上午结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将词典的最后一卷对完了,比预期还早完成了半天。
天依将最后一个词条校完,确认没有新的问题以后,将最后一卷书安然地合上,同之前的十六卷书放到一块。
众人都屏住呼吸,看着天依完成了这个充满纪念意义的小动作。
“好。”乐正绫轻轻地说了一声。
大家都没有说话,几个全程没有做过什么事的书吏靠在檐下的墙边,也愣住了。扇风的宫女和监管她们扇风的老宫娥也停了下来,小院子中仿佛流淌着一股凝固的空气。
未几,乐正绫从位席上站起来,用目光扫过每一个参与校对底本的人,慢慢地说道:
“我现在正式地宣布,新词典编纂的第一个阶段,结束了。”
在长久的紧张以后,后生们的脸色都舒缓了下来。楼昫看了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