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干谒也要看人下菜,比如要是换小陈去谒见李邕这位大名鼎鼎的“北海太守”,肯定选择杜甫那些沉郁顿挫的诗歌,而不是香艳轻佻的。(事实上,杜甫在这一点确实胜过了李白和崔颢,他在李邕那里就很吃香。)
要说张愿年龄也不小了,小陈怎么就敢在他面前吟这种的的确确的恋情诗呢?
第一,张愿的祖父张柬之写过类似的,你总不能责怪你祖父轻浮吧?
第二,孟夫子的诗集中有一首《同张明府清镜叹》:
妾有盘龙镜,清光常昼发。
自从生尘埃,有若雾中月。
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
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
也是借女人的口吻讲闺中思夫之情――
这首诗是与张愿的诗相唱和的,说明张愿也写了这样一首诗。
虽然不知道张愿那首是怎么写的,但大体内容上肯定是差不离的!
他自己都乐意写这种骚情的诗,还有家族对此题材的“渊源”,又怎会反感别人这么写呢?
他甚至只会更加欣赏!
看到张愿那副快活发浪的模样,陈成心中暗说自己今天此行,起码成功一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