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坤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有光诧异打断,小声问,“投机倒把呀?”
“投你妹!”
这年头虽然私人不好做生意,但政策终究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想要搞点买卖做做,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其实不少大佬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那个做万向节的鲁冠求,这一年已经有五家工厂了,而且正着手将它们整合为一,为了不抢占国企市场,将苗头对准了海外。
这一年有个叫何享建的大佬,电风扇卖得不要太好,雄心勃勃打算创造一个品牌,几个月后,会为自己的电风扇贴上一个标签,名为……美的。
这一年在苏省,一个名叫吴人宝的家伙,正在前往大邱庄取经的途中,大概半年后,他会功成归来,立志要将自己的家乡华西村,打造成超越大邱庄的存在!
毫无疑问,他们最后都成功了,而且生意做得很大,这得益于他们选择了同一个模式――集体挂靠。
世上没有辩驳不了的学问,也不存在完全没有漏洞的政策。
而集体挂靠,就是计划经济时代夹缝中求发展的唯一合法商途。
郭永坤就算坑自己,也不会去坑兄弟。
“集体挂靠?”李有光显然是第一次听说这几个字,完全不明所以。
“我举个例子,你就懂了。”郭永坤不得不解释一番,“譬如我现在创建一家工厂,厂牌上不会写‘郭永坤工厂’,还得加个前缀,叫‘幸福小区郭永坤工厂’,找到居委会,跟他们要挂靠,每年缴纳一定费用,那么这家工厂就完全合法了。”
“还可以这样干!”李有光的眼神瞬间亮得吓人。
“对。”
“不过……”似乎想到什么,李有光托着腮帮子问,“那这家工厂到底是你的,还是居委会的?”
不得不说,这小子虽然有点缺心眼,但脑子并不笨。
“从法律上讲,是居委会的。”
“啊?那有个啥意思!假如到时你把工厂建得好好的,他们大手一伸,要拿走呢?”
“如果是我的话……他们拿不走。”郭永坤呵呵一笑,这小子一番追问,却是牵扯出了90年代最大的一个企业难题。
在那场企业改革中,确实倒下了一大波人,辛苦大半辈子,最终一无所有,被一双无情大脚,踹出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
但总归也有一些人,存活了下来,更有甚者,趁机侵吞了不少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身家暴涨。
而他郭永坤,如果作为其中一员的话,自然会是后者。
“那我呢?”
“多半会被拿走。”
“那还干个毛啊!”李有光撇撇嘴,瞬间没了兴趣。
想想就知道,谁愿意替别人做嫁衣?
“干个他们拿走了……也不值钱的行当。”郭永坤眯眼一笑。
“哦?”李有光眼神又亮了,忙问,“啥行当?”
“收废品。”
这就是郭永坤给他想好的第二条出路,没错,当个破烂王。
可别瞧不起收破烂的,这年头垃圾满天飞,但少有人能意识到,那些东西却是各大国企急需的原材料。
废纸,就问造纸厂你要不要;破锅破盆,就问炼铁厂你要不要;碎成渣的塑料……塑料厂求之不得,还省一道碾压;就是那一地鸡毛……都是好东西啊,掸子厂抢着要!
然而现在的行业格局是:垃圾很多,国营的废品站却很少,且态度极差,所以……
有何不能做?
后世收破烂的家伙,买奔驰宝马的例子还少吗?
有些破烂王甚至干出了跨国生意,整船整船的洋垃圾往回运。
再说,他手里有资源啊,王子强他们一帮小兔崽子三轮子都配好了,反正收古董也是收,何不把废品一并收了,给自己多笔赚头?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事很容易干成,要不了几个投资,一块空地,一间只要不漏雨的仓库,足以。
到了日后,假如挂靠的集体要将它收走……给你就是,都懒得扯皮。
“收废品?不就是收破烂的么,卧槽,干这个呀?”
看,还是思想转不过弯。
没辙,郭永坤只好给他洗洗脑。
当然,最后愿不愿意干,还得看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