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讲,书厢在离开芯启世界的时候,会“出差”的地点主要分成两个类型:
其一,是跟芯启的“故乡”差不算太多、对他来说也更为“正常”的世界——如果借用“历史”作比喻的话,虽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三十以上的百分点还是有的——在这些世界里芯启以往积累的经验大多数都能派上用场,托这个的福他的“工作”也会相对地轻松许多——可就跟“运气”一样,既然存在“相似度高”的,那同样也存在“相似度低”的,而至于那些因不同原因与芯启的世界大相径庭的位面嘛,虽然不太喜欢那个称谓,但芯启还是习惯于将之称为:
“异界”。
不知为何,“异界”与芯启的世界相似度极低,无论历史还是“当前”的状况——并非因为某些“选择”类的问题导致的“蝴蝶效应”,而是几近于“彻头彻尾”的不相似——事实上在大多数“正常”的世界里,即便某些看似关键的“节点”有所差异,但最终造成的影响跟芯启的世界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前提可是那“一发”具备一定的“重要性”,而且还必须要得到“当事人”的“注意”才行——不然碰到个掉脑袋都不吭一声的硬汉,你要敢去“牵”他“一发“……
……就算“动”,动的还是你俩的“全身”不是?
老实说在一次次接触这些东西之后,芯启到现在都时不时会有一种“混沌理论”全都是瞎掰的感觉——事实上“通过极细微操控改变大局”这种事,往往也就是无力进行大范围操作的弱者在自欺欺人而已——毕竟“世界”这种东西可不是那么严丝密合的,而会因为细小问题产生故障的也只有“精密”器械而已——想想那些年进水进沙都能正常射击但精确度堪忧的ak47吧,要期待真正的“蝴蝶效应”,那还得祈祷世界变成死气沉沉、人人都没有思想的“机器”时代才行——那种模式确实高效,但也确实脆弱,确实容易出问题——在这方面芯启可有极端大的话语权,毕竟在许久以前的生意中,他甚至摧毁过类似的世界,使用的方法原理还正好是“蝴蝶效应”……那东西(混沌理论)确实存在,但“不可信任”,用中国成语来说就是“守株待兔”,毕竟“运气”这种东西出现不出现两码事,出现了抓不住……
……那可就是实力问题了。
是的,“机会”这种东西可以有,也可以找,但“把握机会”,那还得看“实力”的多寡;可说到“实力”,对于芯启来讲“异界”就像是平常搞惯了商法顾问却突然被拉去充“跑团”(俗语,这里有商业应酬的意思)的数,在顶头上司间的交谈声中不知所措默默陪酒——极低的“相似度”很容易导致平常的“工作经验”根本派不上用场,唯一能依靠的也只有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应激能力,或者说,“情商”而已——事实证明这种几近于完全未知的情况才是最考验“实力”的,可问题在于……
……一片漆黑……哪来什么地方用得上“情商”?
虽然内部极其多的部分都算得上“诡异”,但万一涉及到实际利益,书厢依旧常常会显得相当有“人情味”——毕竟“工作难度”对“利益最大化”来说是很严重的“扣分选项”,因此,在单次的“出差”中,无论“正常”还是“异界”往往都会“扎堆”、“集群”地出现——芯启并不能直截了当地得知太多的信息,书厢也没体现出实体化“拟人”来跟他进行交谈的迹象,因此,似乎是为防“措手不及”,它常常会体现出一些“简单直接”的规律,比如同一类型的“任务”往往都会被“安排”在一起——芯启是这样猜的,或者说对于书厢所体现出的这些规律,在经过了大范围综合性的分析后他认为这是可能性最高的“原因”——诚然这种情况会“沉闷”了点,但对于真正有过硬工作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不担心“工作的难度”,却会尽可能搞清楚自己即将接下的工作的“种类”——知道了需求才能最大程度地做好生意不是?只不过即便在遭遇“异界”后就能知道下一次的生意地点大概率还是在“异界”,即便离开芯启世界后的第一单“出差生意”往往会比较“简单”,以便让他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但还是那句老话了:
一片漆黑的情况下……怎么准备?
偶尔——真的很“偶尔”——书厢会传送到一些极其诡异的地方,虽然同样被芯启叫成是“异界”,但用他的话来讲,“不知道为什么,‘正常’与‘异界’之间似乎存在一个‘真空期’,因为我几乎没见过相似度一十二十百分比的世界,但三十到九十五(百分比)的‘正常’与大概在百分之五以下的‘异界’我却是经常见到的……说真的,我没解开这个谜团,这东西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信息可信度过得去,但却找不到特别严密的逻辑……可就算是在‘异界’里也有一类堪称我最不适应的东西,如果要用百分比表示的话估计是‘负数’,比零还低……”
而依照九的性格……好吧,她不是那种可以被推断的性格,但在当时听到芯启这么说之后……这位女工却是很朴实无华地反问了一句:
“负数……的百分比?”
“啊——”芯启同样不是能被推测的性格,然而看他那时候的语气……似乎会接上个老老实实的解释:
“如果说‘零’,那当然可以被理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