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何人共剪西窗烛>第二十一章 袍泽

柳掌柜带着怀舟去闽北的事情,申小菱决定暂时按下不提。

看了一眼灰衣青年的身影,她拿着锦盒回了房。让常清去了一趟蟠龙酒肆留口信。

时近晌午,古三一直未来敲门,申小菱坐立不安,莫不是出了什么事。直到天黑人稀了,古三终于敲开了申府后门。

老阳楼,乾字号厢房。

窗外的星星点点的船灯,慢悠悠地飘在河面。

“听说,你带着人出城去堵了申氏。”明王站在窗边。

他去看了几日,行宫那边已经清点出需要修葺和改建的部分。杭州的事情,也不曾落下。

“是。我留她一条命,是……”话说一半。

明王抬了抬手,心知肚明就好。

萧伯鸾道:“我想出其不意,看她会不会露出马脚。”

“可有什么发现?”

“她口音变了。”

明王看过来:“何意?”

“田小菱是山西口音……”

明王想起那日见面,申小菱的口音确实很奇怪。像是刚学的官话。

“我在想,有两个可能,一,她原本就是这个口音。二,就是她刻意混淆视听。”

明王打开扇子,轻轻摇着:“也有第三种可能,我曾在一本医术上见过类似的记载,说头部受伤者,醒来失忆并且失语。”

明王对萧伯鸾很少自称“本王”。

绣衣指挥使虽无阶品,却在父皇面前说话的次数比他自己还多。父皇对绣衣直使的倚重早就超过了皇卫队,这是众所周知的。

和萧伯鸾的袍泽之谊已有十年了。彼时他还只是个校尉。若非自己的穿针引线,他也当不了绣衣使者。

现在的萧伯鸾已经是指挥使,正得圣眷,护送他南下修饬行宫,更是为宁妃归省肃清障碍。

父皇对自己和萧伯鸾的关系,应该是知道的。他也不曾隐瞒。所以,干脆就坦荡荡地在一起。越遮掩,越容易起疑。

他们的谈话内容,父皇肯定无从知晓。这就足够了。

“殿下真是博闻强记。”萧伯鸾适时地吹捧了一句。

明王道:“申氏如何回应?”

“和之前并无差别。”

明王转了转扇子。问:“对了,这次,那些人,一共认了多少银子?”

萧伯鸾从广袖里取出一个单子:“除了点珍阁是五千两,其余都是一千到两千。”

明王冷哼一声,这些人显然是私下通了气。天下苏杭,商户们只拿出一二千两银子,打发要饭的吗?这种被人打发的感受,让明王非常膈应。

“工部是拨了银子的。”萧伯鸾安抚着。

“我临行前,怎么和父皇保证的?”明王用扇骨敲了敲桌子:“工部那二十万两银子够吗?”

“这次是修,很多旧物可以沿用。”萧伯鸾劝说道。

“你是不知,光沿街立的黄幔就要八千两文银。八年前的布早就不能用了。行宫里旧物能用的不过十之一二。”

萧伯鸾看着明王,心中嘲讽。

明王是张贵妃所生的庶皇长子,沾一个长字,就有很多戏可以唱。

周皇后生了两位公主后,才诞下三皇子平王。二皇子的生母又是个母家不够显赫的吴才人,四皇子早夭,五皇子端王早早去了西南属地。反倒是明王和平王没有封地,加上太子之位空悬,朝中自然形成了长嫡之争。

明王此次明目张胆地敛财,必然不纯为了填补豢养门客附臣的花销。只是,皇帝竟然对此事不置可否,大有默许之意。萧伯鸾也是没想通透的。

万勰帝算不上是圣君或贤君。本朝开国始帝在刚平了前朝余部祸乱后,不到一年就归天了。万勰帝坐上皇位的前几年,战战兢兢。国策,律法大部分还沿用的前朝的旧制。这十多年,才略显帝相。

所谓帝相,也不过就是开始用一些制衡,监控等术。所以,筹建了绣衣直使。

至于平王,做出一副只读圣贤书的模样,不知是否能够投帝所好呢。

萧伯鸾端起茶碗,伸出食指轻轻戳破漂在茶汤上的泡沫。

他向来不相信这世上真有面对诱惑能够不为所动的人。

一口饮完茶汤,他站起来抱拳说道:“殿下,臣有事隐瞒了,还请殿下赎罪。”

明王一挑眉,托住萧伯鸾的手,眼睛泛着光:“伯鸾何出此言?”

“那晚,臣按捺不住,派了几个人,想去把田小菱抓回来拷问。”

此事,明王自然是知晓的,只是要等着看他会不会主动说出来。

明王佯做一惊:“哎呀,伯鸾呐!你也太冲动了。”顿了顿又问:“那为何不见你把她抓回来呢?”

“臣派知树去的,却遇到了鹤喙楼的人。”随即,萧伯鸾把知树那晚所见所闻详尽说与明王。

明王一边听,一边心中感慨,萧伯鸾对自己还是没有隐瞒的。知字辈的暗卫理应是他萧家自保的最后一道防线,萧伯鸾很早就告知了自己。

“……从招式看,应该是鹤喙楼的人。”

“鹤喙楼,怎么又冒出来了?”明王眉头皱到了一起。

“臣想,要不要再去探一次申家。”

“伯鸾,你我二人不要这么生疏,别臣臣臣的。”明王让他坐下来,又给续了一碗茶。

“不过,不可轻易冒进了,你说说,万一损失了知树,得不偿失。这申…噢,田氏是个妇人跑不掉的。只是为何会有鹤喙楼在其中掺乎,确实需要琢磨一番。”

“殿下所虑甚是周全。我出城去堵她也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 袍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