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承恩这话自然并不算是作假。
苏锦绣嫁到柳家村后不久,便开了个小作坊,而且也的确是接济过住在村尾的一个老婆子。
那老婆子无依无靠,儿子早早地死了,儿媳带着孩子在某个夜里就直接改嫁跑了。
所以她在柳家村的日子极其不好过。
苏锦绣倒是给她送过几次粮食,只不过这所谓的玉米秆纺成线再织成麻衣或者是帘子的法子,却是柳承恩给的。
这是早就在家里时说好的。
就算是皇上派人去查,也查不出什么了。
因为那个老婆子早就已经过世了。
还是苏锦绣出了些铜钱,让人安葬的。
帮人在死后入殓,对在任何人看来,的确是生前有着一定的机缘的。
因为不怕任何人去查,所以,柳承恩才敢说地如此坦荡。
“这法子在民间常用?”
柳承恩摇头,“据微臣所知,当初在柳家村时,无人知晓此法,应是那位阿婆后来因为生无可恋,所以便不再亲手做。直到遇到了微臣内子,这才将法子告知。”
“嗯。这算不得多么高深的技艺,可若是能让普通百姓们都学会,那也是可以缓解家中境况的。”
“回皇上,正是如此。微臣内子不擅这种手艺,以前在柳家村时也试过,只是需要剥去那苞米秆的外皮,微臣心疼她的手,所以便没有让她做。如今到了京城,微臣便想着让夫人将此法教给几个仆人和村妇,让她们试着做一做,没成想,竟还是不错的。”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的确是不错。
这东西御寒的效果虽然不佳,可若是在入秋后,一直到了初冬时,还是可以让百姓们遮风挡雨的。
特别是可以做成了帘子,挂在门窗上,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皇上,您再看看这一件。”
皇上的脖子伸了伸,这才注意到还有一件看起来像帘子,可是又好像偏厚的东西。
“皇上,北方寒冷,微臣便让人做成了双层的,这中间,则是用了两层粗布做夹层,成本低,而且挂在门上,这挡风的效果相当好。不过,此物也有一缺点。”
皇上急忙问道:“什么缺点?”
“这东西怕火。所以,百姓家里头都可以用,只是还要多多注意。依微臣看,只是用来做帘子便好。另外,皇上可知道暖房?”
皇上的眼睛一亮,已然猜到了这东西的用处。
想到这东西不过是一些没了用处,要被人当成了废料来处置的,如今却被柳承恩拿来当了宝贝!
“真有你的!你是想着将这东西用于暖房之中?如此,这暖房的制造成本也便更低了!”
“回皇上,正是如此。微臣已经让人在田村建了几排暖房,只是效果究竟如何,还得等试过之后才知道。”
“好!朕就等着看你的结果了。”
“皇上,微臣毕竟没有住在那里,而且又与田村的村民们不算熟悉,您看,能不能借给微臣一些人手?”
皇上挑眉,他就说柳承恩怎么这么积极呢!
敢情是早就打好主意了。
“柳承恩,你胆子不小呀!不过是弄了个暖棚,就想着跟朕要人手,你是以为朕的皇庄里没有这东西?”
“回皇上,您误会微臣了,微臣弄的这个暖棚,可跟其它的不一样。”
皇上心思一动,“哪里不一样了?”
柳承恩却在此时卖起了关子,“皇上,现在时机未到,也没法儿让您亲眼见证呀。要不,您再等等?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皇上略为不满地瞪着这个柳编修,最终还是答应了。
“滚!到皇庄去找宝桂!你最好是能拿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要不然,朕饶不了你!”
“是,多谢皇上。”
柳承恩建的暖棚,的确是另有用处。
其实,大兴朝的皇室专门设“温汤监”培育反季节果蔬,每年寒冬便能品尝到新鲜的瓜果蔬菜。
柳承恩借着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倒是还能弄到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
温汤监里的果蔬被种植在炕洞做成的温室内并用生火加热的方法来烘养,这种法子,其它的各大权贵们也都是常用的。
而且,他们每年冬天也会向皇室进献新鲜的蔬菜与花卉,特别是在立春当天要向宫中进贡新鲜的萝卜,名曰“咬春”。
这种法子虽然是能种出一些新鲜的果蔬,但也只是一些。
而且,得出来的果子和蔬菜也并不是那么好吃。
由于暖棚通光性较差,所植蔬菜多有不见风日,苗叶皆嫩黄色的缺憾,因违背天时遂被某些言官斥为“味无所指而夭折生长”的不时之物。
甚至每年还会有一些御史向皇上进谏,说此法有违四时天道,就跟说柳承恩种春玉米一样,说这是违反了天地间的规矩的,是不应该被允许的。
当然,还有一些权贵则担心食用它们会有妨于身体,故往往抵制反季节果蔬,多将其用于祭荐陵庙。
这样的几种思想,就直接导致了大兴朝暖棚技术的停滞。
再加上成本又颇高,又有人总是说这东西吃多了会影响龙体,所以一直以来,皇室的温汤监里栽培果蔬的量较小,主要被用在对花卉的培育上。
大冬天,在北方能赏到五颜六色的花儿,也也是令人身心愉悦的。
柳承恩早就去皇庄时看过那里的暖棚了。
屋子里为了保暖,所以窗子都很小,而且到处都密封得很严实。
也正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