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议论纷纷。
“杨丞相竟然想要设立枢密院?这简直太过骇人了。”
“是啊,大华开国年间,曾设立过枢密院,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设立过枢密院。”
“这分明是针对张勇武而来,杨丞相这一招,真是够狠的。”
……
八贤王的表情阴晴不定。
他在思考。
杨克若是成为枢密使,是不是权利过大了?
如果杨克的权利过大,如何与张勇武保持平衡?
本王虽然猜到杨克想要获取利益。
但没想到,他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这也太过嚣张了。
八贤王心里很不满意。
但是,他城府很深。
根本不会表现出来。
他不动声色。
静观其变。
老皇帝蹙眉:“设立枢密院?杨丞相,你为何有这般想法?”
杨克道:“设立枢密院,也是效仿祖制。”
“大华开国年间,四方征战,全民皆兵,局面动荡。大华设立枢密院,文武一体,军政结合,相互支援。”
“如此一来,军队之中,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协调能力,运输补给能力,空前增强。”
“再者,单一的武将过于武断,单一的文臣过于柔绵,但是设立了枢密院之后,文臣武将结合到一起,取长补短,可谓相得益彰。”
老皇帝闻言,频频点头:“杨丞相所言极是,刚好说到了朕的心坎里。”
杨克心中大喜,又道:“大华现在面临的窘境,与开国之初何其相似?北有突厥狂攻滥杀,南有安南袭扰边境,东有东瀛虎视眈眈,西域诸国也蠢蠢欲动。”
“值此关键时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大华若是不能振兴军力,定会被东南西北这些蛮夷之国揭竿而起,群起而攻之。如此一来,我大华礼仪之邦,岂不是要被虎狼蚕食?”
“假如,我们应变得体,立刻增设枢密院,军部权利归于枢密院,则可以通过枢密院,协调文臣武将,一致对外,军队的战斗力必定凭空增加一倍。”
“皇上,此乃老成谋国之言,请皇上采纳。”
燕七站出来,不咸不淡的说:“臣附议。”
老皇帝大喜过望:“甚
好,甚好,杨丞相所言,的确是老成谋国之言,不愧是丞相,心念家国,顶住压力,意欲改革,朕很欣赏!”
杨克颇为兴奋:“臣为大华,肝脑涂地,岂能惧于权势,而不思改革之策?”
张勇武听了,心里对杨克更加愤恨。
什么叫‘岂能惧于权势’?
你这分明是在点我呢。
故意黑我!
靠你娘的。
老皇帝先问八贤王:“皇弟,杨丞相之言,你意下如何?”
八贤王哪里愿意打破现在的政体?
就目前而言,他左手握着军事,右手抓着朝政。
他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对他而言,此乃最佳方案。
他为何要改变政体呢?
若是增设个枢密院,自己能控制还好。
万一……不能控制呢?
这不就坏菜了?
八贤王内心深处,当然是想要拆掉枢密院。
不过,他不能严词拒绝。
不然,杨克岂能善罢甘休?
八贤王道:“杨丞相所言,甚有道理,现在的局面,也的确复杂难明,有混乱之象。”
“增设枢密院,文物一统,相互增援,互为补助,对于军事的确大有裨益,本王甚为有兴趣。不过……”
说到这里,八贤王话锋一转:“增设枢密院是个好事,但是,不能急于求成,毕竟枢密院的人员曾设,架构组合,指导方针,权力安置等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筹备,盲目增设枢密院,移交权力,指挥引起更大的混乱。”
“所以,臣弟以为,增设枢密院是好事,但不能急于求成,立刻增设,而是要先将架构、人员、导向等等事情全部安排妥当,才能正式确立枢密院,移交权力。”
八贤王说的话,乍一听,相当的有道理。
有理有据。
这番话,的确不好反驳。
杨克也急了。
他没想到八贤王竟然会反对。
别人不了解八贤王,他太了解了。
八贤王明着支持,实则就是反对。
这分明是推拖拉的战术。
杨克没办法直接反对八贤王。
毕竟,他是八贤王的狗。
他这个做狗
的,敢向主子呲牙吗?
杨克看向燕七。
燕七才不管那么多,盯着八贤王,咣咣的开始放炮。
“八贤王顾虑太多了!筹建枢密院,哪有那么费劲?至于架构、导向、人员安置等等,那都是有例可循的。”
“大华祖制便有枢密院,只需要按照祖制制定方针,安置任务即可。即便是需要改动,也是大同小异,无伤大雅。”
八贤王眉头紧蹙。
燕七的话很硬,很刚,他一时倒不好回答。
正在八贤王犹豫的时候,燕七又轰出了第二发炮弹。
“另外,八贤王应该懂得,非常时期,当有非常安排。现在大华四面受敌,局面岌岌可危,说的不好听一些,一旦应对不利,极有可能引来亡国之祸。”
“所以,值此紧要关头,八贤王依然慢条斯理,考察枢密院架构,筹划人员安置,过于关注于这些细枝末节,岂不是舍本逐末,岂不是本末倒置?”
八贤王被燕七怼得一愣一愣的。
好半天,没缓过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