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承祉面色微颤。
“如此,便功过相抵吧!”皇帝继续道,“朕可以承诺你,来日只要时机成熟,大殷的锦东军一定会再次踏上蛮族,而你的愿望也一定会实现!”
殷承祉看着他,久久之后,慢慢屈膝跪下,“臣谢陛下!”
没有人知道皇帝和燕王在皇陵到底都谈了什么,但是燕王被夺了锦东军统帅之权,后又紧急入京,再被皇帝派来的人带去了皇陵,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
从皇帝派人去锦东开始,大家便清楚皇帝是不欲锦东出兵的,至于缘由是大殷此时不宜大动干戈还是针对燕王的,便不得而知了,朝堂上如今最大的揣测便是皇帝会如何处置燕王。
将人弄去了皇陵,是打算将燕王软禁在皇陵吗?
这是那些爱惜名声,不肯背负杀害手足的帝王,都会用到的手段。
然而结果却让众人惊讶。
皇帝没动燕王,不但如此,还大大嘉奖了燕王,言燕王出兵蛮族,虽不合时宜,但却大大震慑了蛮族,更是剿灭了两大部落,重创了三大部落,用刀剑向蛮族宣告,从今往后,大殷再也不是只能挨打,而不会反击的绵羊了。
燕王立了大功!
皇帝这么嘉奖,便是在告诉天下人,他们兄弟同心,那些等着看燕王好戏或者想借着踩燕王来往上爬的自然就偃旗息鼓了,而锦东这块从前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如今看着也并不是那么差!
听闻锦东官职空缺很多。
听闻锦东的官员大多都没什么背景靠山的。
听闻锦东……
昔日那个寂寂无名、传来最多的便是战事还有苦哈哈的日子近乎蛮荒之地的锦东,成了不少人雀雀欲试之地。
殷承祉没有入京,也并未逗留,离开了皇陵便直接返程了。
来时满腔愤满气势汹汹,回时心境平和,或者该说是长进了,不喜不怒的掌权者其实才是最好的掌权者。
锦东之王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被清晰左右理智!
这或许是殷承祉这一趟千里奔袭最大的收获。
至于其他……
皇帝承诺,给予锦东最好的政策以及物资,算作是他作为兄长对于弟弟的补偿,哪怕他没有做错,可让弟弟难受,便是兄长之过。
殷承祉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够从殷长乾的嘴里说出这些话来,似乎当日西北的赶尽杀绝真的不存在一般。
他该信他吗?
可除了信,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不管是身为皇帝,还是身为一个从小便不在一起成长,本就没有多少情分的兄长,他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他还能有什么好怨愤不满的?
正如皇帝所说的,若是他容不下自己,何须浪费这般多的心思?直接一道圣旨便能让他从此翻不了身,甚至连命都可以没!
更何况,即便他真的不将庶民生死放在眼中,可江山的稳固、天下的安宁,他不会不在乎!如何更能坐稳皇位,如何更能让永乐皇帝的名号在将来青史中留下好名声,殷长乾比他更懂,而他历尽艰辛走到这一步,不会是想要当一个人人喊打的昏君暴君!
殷长乾是想当一个人人称赞的好皇帝的!
从战场上一下来便直奔京城,从皇陵离开便回锦东,哪怕回程没有那么急迫的缘由,可依然是日夜兼程。
仓促撤军之后需要安抚军心,需要重新布防,需要注意蛮族动向……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而没一件都不得不仅剩处理。
他信任手底下的将士,也知道聂荣经验丰富。
可他才是锦东军的统帅!
出兵是他做出的决定,如今,烂摊子也该他自己收拾才是!
他没有时间浪费在途中的休息上。
如此高强度的赶路,等回到了闾州,殷承祉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但却还是没倒下,十分硬朗地投入到了处理撤军之后的后续事宜当中,忙的更是脚不沾地了,连喝口水都没时间,夜里的主帅营帐从不灭灯。
“伤残兵士的抚恤一定要核实清楚,一个铜板都不能少……”
“军需消耗还没统计出来?”
“蛮族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
“闾州各郡县百姓的情绪也要注意……”
已经子时正刻,营帐还是人员进进出出,燕王的声音始终没有停下来,偶尔发出的叱喝也能让人半夜里打个激灵。
冯殃走进了营帐,见到的便是堆积如山的公文以及坐在公文中间那个邋遢的丝毫没有皇子龙笋风范的少年,不,如今或许不能称之为少年了,十八岁的年纪已然过了少年时期,是最意气风发最该年少轻狂的时期了,而眼前这位……竟然连胡子都长出来了,她有些搞不清十八岁的男孩儿可以长胡子没,但是却知道这孩子若是再这么折腾下去,别说少年称不上,怕是连年轻人都用不上了,直接进入青年期算了。
她走了过去,将方才张华忧心忡忡递给她的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