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解释的解释了,该说的说了,至于赵佶自己信不信,杨浩才不管,这段时间也想了个透彻,对付赵佶这种皇帝,只要你不过那个他心里的红线,基本上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赵佶很难,上位之初也是靠着童贯蔡京这些人才逐渐站稳了脚跟,逐渐的开始清理朝堂老一派的人物,可惜的是,蔡京童贯坐大了,尾大不掉了。
如果说赵佶对蔡京这些朝堂大佬们没有一点点防备,那绝对是假的,能安稳的坐皇帝这么多年,要是还能这么天真,那真的太说不过去了。
不管怎么说,赵佶同意了这本书的刊印,赶着上元节之后没几天,欧阳澈就将第二部分衣带密诏和官渡之战赶了出来。
至于外面的传言怎么说,杨浩不管了,也没时间管,林冲接管了侍卫司,将朱仝调任侍卫司掌管侍卫马军司,原皇城司亲军的韩栋调任侍卫步军司任职。
同时任命关胜出任皇城司亲军都指挥使,董平接替了朱仝的位置,随后杨浩招来了张清,令张清在皇城司内挑选精锐之士,组建虎贲骑。
董平张清原本都是傲气十足的家伙,在地方上也是混的一个风生水起,之前檀渊之站得了一些虚名的升迁,不过也乐得在地方上逍遥,但不管怎么说,对朝堂,还是有些怨气的,试问谁不想往高处走啊。
这一次平叛,镇北侯居然没忘了咱们兄弟,这是凭白的拿了好大的功劳,再次得到升迁,杨浩也是借着这个机会,直接将两人要了过来,不管做人这么样,这种猛将兄先抓在手里再说。
跟着杨浩打了两次大战,曾经的傲气也磨的七七八八,对镇北侯杨浩是佩服的很,知道跟了这样的老大才是有盼头的。
杨浩之前还担心杨志会回来想着要进皇城司亲军大营的,结果这货完全没提,一脑袋扎进了登天营里怎么拉也拉不出来,每天都要上登天球飞一圈,要不就浑身难受,乐此不疲。
事情还要做,没必要为之前的事没完没了,和蔡京的第一次交锋,说不好谁赢谁输,大家点到即止,杨浩知道,自己要是强硬下去,绝对会遭到蔡京一派的疯狂反扑,甚至这老东西都不需要亲自出手,自己就没了筹码,哪怕自己的爹是杨戬又如何,充其量能保个命?
让了一步,大家皆大欢喜,但杨浩也意识到了,蔡京似乎也有所顾忌,那么蔡京顾忌的会是谁呢?赵佶?童贯?又或是郑居中冯熙载这些清流?
或者是间或有之,但在杨浩的面前,蔡京的集团依旧是个庞然大物,不是自己现在能啃的下来的。
童贯又怎么样?从蔡卞的手里将枢密使的位置抢了过来,还不是要去西北不回来,躲开蔡京的锋芒,别说什么童贯就是喜欢在西北打仗的话,那是纯扯淡。
这边厢,杨浩整理出头绪,准备趁着春暖花开时节开始自己的下一步计划,那边杨福匆匆的来了。
“衙内,童枢密使来了,正和太傅在书房说话,太傅要您过去一下。”
童贯来了?杨浩一愣,还以为这个童贯回京一直如此低调,会一直低调着再离开京城呢,没想到在这即将回转西北之前,竟然来了这里。
原本以为童贯是个孤高的,又或是跋扈的,但事实上却不是,从打童贯回京,不是去了宫里,基本都在家中,根本不出来,上元节到是见了一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骨架高大,身材壮硕,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太监。
而且那一天童贯见谁都是笑呵呵的,留的时间不长就告退了,也没有机会仔细的打量一番,到是今日,竟然来了。
换了身儿得体的衣裳,杨浩匆匆来到书房,还没进门就听到自己老爹和童贯爽朗的笑声,迈步进去,也不需要介绍,拱手为礼:“杨浩见过枢密使大人。”
童贯原本是坐着的,听到声音,转头微微眯了眯眼,随后站了起来,双手扶住杨浩很是好爽的笑道:“哈哈,莫要多礼,早在西北就听闻汴京城出了个英雄少年,领兵征北伐辽,打出了我大宋的豪气,若不是西北战事不断,童某人还真的想早点回来见见你这位镇北侯啊。”
宣和元年的童贯,已经六十多岁的年纪,却不见什么老态,声音粗壮,那双手也是十分的有力,捏在杨浩的双臂上,像两把铁钳子一样。
“枢密使谬赞了,我也只是误打误撞而已,比不得枢密使亲领大军,镇守西北之功,若论我大宋谁的功劳最大,还得说是枢密使,若没有枢密使,西北早就乱了天了。”
“哈哈,你小子到是会说话,算了,不要说这些虚头巴脑的了,我可是听太傅大人说了,你这里有烈酒,今日我就叨扰了,趁着要回转西北之前的这点时间,总是要品尝一下这名满汴京的杨家烈酒啊。”
这算是不请自来的客人,而且很是自来熟的样子,杨戬笑着点头,吩咐人准备酒宴,再无他人,仅仅是杨家爷俩和童贯,席间童贯到是说了不少关于西北的风土人情,也和杨浩聊了聊檀渊之战的事情,说到兴奋处,这家伙就会干上一大碗酒,十分的豪迈。
过了掌灯十分,童贯才带着醉醺醺的样子离开了太傅府,走的时候还不断的对杨浩说:“小子,以后若有机会,来西北,咱们一起收拾西夏的那帮杂碎。”
送走了童贯,杨浩回来,看到杨戬还没有休息,凑了过去:“爹,这童贯什么意思?回京这么久,临走了才想起来来咱家?”
杨戬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