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叫红花亭,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亭子,甚至连亭子的模样都没有。驻守在红花亭子的十二个弟兄在棚炮头李翰林的带领下,都出来迎接新到的兄弟们。
大家一起把马背上的东西卸下来,整齐的码放在一起。虽然他们手里提着两个马灯,但在这漆黑的夜里,也照不出多远,众人在相互打招呼的时候,都有些看不清对方的脸。
“好啦好啦,王总催带兄弟们进亭子吧,这一路上可没少遭罪,这些东西我让兄弟们归拢,马也让兄弟们先去喂。你们就进屋歇着,我让兄弟们准备嚼果给你们接风!”
晚饭并不丰盛,只是能吃饱而已,但每个人都分得了一点酒喝。过去胡子们来往这里都是要喝酒的,可今天有所不同,大家都没有喝多少。
当然茹珍、茹凤和旬叶是滴酒未沾。睡觉的时候,却非常拥挤,几乎是一个挨一个的半卧着,不过,还很暖和,比野外露宿可强了许多。
第二天吃完早饭,红花亭就派出两个弟兄在前面带路,王向勇带着队伍早早就向馒头岭山寨出发。
据说这红花亭距离馒头岭也有近四十里,并且都是崎岖山路,如果不抓点紧,这些负重的人们在天黑前是无法赶到的。
中午的时候,只是小憩了一会,红花亭的兄弟连歇也没有歇,一个兄弟就只身前往馒头岭山寨报信传话。
此时的茹珍和茹凤,更惦记的是北方神丐和朱铁石,赵双岩他们,不知道此刻他们平安到达馒头岭没有?路上遭遇到什么危险没有?还真有些心急如焚。
尽管着急,可脚下的路还是不给力,磕磕绊绊的,总也走不快,就是马匹,在这崎岖的、几乎没有路的山里面走,也很困难。
不知道胡子们是怎样进山和出山的,这样的路,根本就不适合行走。可能是他们早已习以为常,走习惯了吧。
天已经黑下来,但还没有到达馒头岭。已经显露出疲态的队伍,行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只是带路的兄弟鼓励大家不要泄气。
他告诉大家,现在离馒头岭山寨已经不远了,一会儿就能有人来接,那个报信的兄弟走这样的山路,可以日行百里,现在早已到达了山寨。
果不其然,又走出去没有多远,大师兄朱铁石和二师兄赵双岩就亲自带人来接应。大家这才如释重负般的长出了一口气。
负重的兄弟们放下身上的物品,跟朱铁石、赵双元他们亲热的拉手寒暄。茹珍、茹凤更是高兴,拉住朱铁石和赵双岩的手就不想放松,心里有许多话要问。
“咱们走吧。前面不足五里路,就到了馒头岭山寨,花大当家的已经派人给咱们准备了好嚼果,咱们一醉方休!
把兄弟们身上背的东西都替换下来,大家一口气就到了,咱们回到山寨再唠嗑庆贺,现在兄弟们出发!”
大师兄朱铁石发出了命令,众人于是止住了进一步寒暄,一个跟着一个的快步往馒头岭山寨走去。
茹珍、茹凤还是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但悬着的心却也平静下来,不管咋说,也已经达到了初步目的。
又能跟爹爹在一起了,今后的路也许会更加顺畅。可脚下的路却越来越难走了,几乎是步步爬坡上岗,看来这馒头岭并非坦途,还是很陡峭险峻。
黑灯瞎火的也看不清,馒头岭究竟长啥样。更不知道这里的布防情况和作战设施,一直到被带进馒头岭山寨大厅,众人才从懵懵懂懂中清醒过来。
山寨大厅确实够敞亮,也不知是怎么建造起来的,足以容纳七、八十人的大厅竟然不见一根柱子支撑。
大厅里最显眼的是摆着一溜的长桌,两边的木墩可以做下五十人,大厅两侧则是明灯高悬,既明亮又有气势。
花大当家的端坐在大厅最北边、铺着兽皮的太师椅上,北方神丐则站在他的一旁。这是一个高出地面足有三尺以上的高台,用木板搭成,有台阶可供上下。
“诸位比肩子兄弟,拜过大当家的,拜过总炮台爷,兄弟们列队!”
这是去山下迎接的、山寨的粮台爷在喊话,他是一个看上去也有五十多岁的干瘪小老头,声音细长而尖利,犹如传说中的太监。
“罢了,罢了,平安到达了就好!快点给兄弟们摆宴。货都带回来了吧?砸了鬼剃头的响窑,干得漂亮,给兄弟们庆功!”
花大胸脯子抱拳还礼,站起身就准备走下台阶。而王向勇还是上前跪地行大礼,参拜花大当家的,显示出他的依然无比忠诚。
在王向勇的带领下,过去被鬼剃头逼着投奔日本人,如今反叛回馒头岭的几个兄弟,也随着王向勇一起上前跪在地上,给花大当家的施行大礼。
“天窑子一别将近三年,王向勇跪拜大当家的!小的无能,没有把离去的兄弟们细数带回这里,给大当家的请罪!
货可都是平安带回来了,光喷子就有六把,其中两个大喷子,都是嘎嘎新的,细数交给了粮台爷入账。”
“好,好,能回来就好!王总催也是我天窑子大仁大义的铁杆兄弟,比背叛我的‘三鬼’那些犊子强多了,快起来入座,大爷我给你把酒接风!”
花大当家的把王向勇亲自拉起来,又回手拉过北方神丐,牵着他们的手来到桌前,挥手让新来到的兄弟们入座。
还特意把北方神丐和王向勇安排到自己的左右坐下,而粮台爷也只好挨着北方神丐坐下。都入座以后,花大当家的这才抬抬手,给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