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在常山国已经隐居一段时间,以至于有时候,徐天都忘记自己的领地内有这么一位大人物。/p
经过田丰的提醒,徐天倒是想起来了。/p
北中郎将卢植,名着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p
卢植不就是出身幽州大族卢氏的大人物吗?/p
而且,公孙瓒、刘备都是卢植的学生啊。/p
如果可以请动卢植出山,担任军师,公孙瓒、刘备与徐天争夺冀州,都要好好掂量一下。/p
也许公孙瓒、刘备成长起来以后,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他们的老师卢植,比如公孙瓒、刘备的武力。/p
然而,卢植的声望还在。/p
卢植的声望,足以让公孙瓒投鼠忌器。/p
学生与老师为敌,倒是有意思。/p
“可惜,卢植不会轻易出山。”/p
徐天以往不是没有试过邀请破界的卢植出山相助,可惜卢植婉拒了他的好意,只是在常山国隐居。/p
“这可能就要下一番功夫了。”/p
田丰也承认很难请动已经功成名就的卢植出山。/p
按理而言,卢植已经没有什么追求。/p
功名利禄、羁绊,如果有所求,卢植倒是不好拒绝。/p
“让我想想……”/p
徐天努力思考,卢植到底缺什么。/p
田丰也在思考。/p
此时,沮授的声音传来:“很简单,卢植不要功名利禄,但既然为人,必定逃不过羁绊二字。”/p
田丰知道沮授到来,一定有妙计:“公与可知道卢植的弱点?”/p
沮授带着一个孩童进来:“鹄儿,还不向两位大人行礼?”/p
这个孩童,不过五六岁,见到徐天、田丰二人,还有几分胆怯。/p
沮鹄,沮授之子。/p
徐天曾听沮授提及,他有一子。/p
沮鹄,并非无名之辈。/p
历史上,袁绍死后,沮鹄为袁尚守邯郸,被曹操击败。/p
沮授一族,为袁绍出力不少。/p
徐天有时候,甚至认为,也许袁绍不需要那么多谋士,只听沮授一个人的建议,官渡之战也有可能获胜。/p
毕竟,袁绍势力的谋士内讧,连袁绍也不知道该听从哪一个谋士的意见。/p
沮鹄虽然也是史实武将,却是二代武将,因为年纪太小的缘故,沮鹄还没有自己的武将面板。/p
沮授说道:“元皓你不精通人情世故,故难以想到,卢植有一子卢毓,若是平时多加照顾,想必卢植也会因为蒙受主公恩情,不得不出山效力。”/p
“不无道理。”/p
徐天承认沮授的计谋,有一定的可行性。/p
或许卢植自身没有弱点,难以直接招募,如果从卢植的儿子下手,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p
田丰感慨:“此事,恐怕由我来做,做不好啊。”/p
涉及到人情世故,田丰就感到头疼了。/p
以田丰的性格,说不定得罪卢植,还不知道得罪在哪里。/p
沮授说道:“那么就由我来结交卢植,照顾其子卢毓了。卢植的身体,似乎不是很好。”/p
“如非公与你提醒,我险些未曾察觉!”/p
徐天被沮授提醒,隐隐也意识到了。/p
卢植之所以缺席精彩的汉末乱世,不只是对功名看淡那么简单,可能与卢植的身体状况无不关系。/p
否则,卢植没理由坐视各大诸侯相互讨伐,甚至坐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而无动于衷。/p
唯一的解释是,卢植的身体出现了问题。/p
田丰猜测:“卢植之子既然尚且年幼,那么,卢植想必不愿这般撒手人寰,以至于留下儿子一人在这乱世生存。”/p
沮授接着田丰的思路:“不错。如果想办法治好卢植的疾病。或许卢植会乐意出山效力,协助主公争夺幽州,乃至是逐鹿中原。”/p
徐天的眼神逐渐出现光彩。/p
经过沮授、田丰的分析,招募卢植的条件已经很明显了。/p
一个是治好卢植的疾病,另一个条件可能是通过卢植之子卢毓,向卢植施以恩情。/p
提及治病,那么整个东汉区,医术之高明者,恐怕莫过于神医华佗。/p
想要请神医华佗,并没有那么简单。/p
徐天在游戏论坛,曾经看过有关神医华佗的帖子。/p
据说华佗时常云游四方,前去采集稀有药草,因此神龙见首不见尾。/p
这是众人找不到神医华佗的最主要原因。/p
不仅如此,华佗不会专门为某一个诸侯效力,只是凭借自己的喜好做事,难以勉强。/p
毕竟,华佗既然是神医,那么,华佗也擅长用毒。/p
谁也不愿意去得罪这样一位神医。/p
除了豫州的神医华佗,其实汉末,还有一位地位与华佗差不多的神医,那就是南阳郡的张仲景,也即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p
“我令人前去寻找华佗、张仲景二人的下落。如果可以打听到两人的下落,则邀请他们前来常山国,为卢植望闻问切。”/p
徐天相信如果卢植有绝症,那么,本土的神医只有华佗、张仲景,有可能根除卢植的病根。/p
到时候,再加上徐天势力对卢毓的恩情,卢植将不得不出山,帮助徐天击败公孙瓒。/p
沮授说道:“此事就交给属下了。”/p
田丰分工:“属下前去联系幽州世家,以及幽州牧刘虞旧部。如果主公要取幽州,必定少不了他们相助。”/p
沮授、田丰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