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出塞追击鲜卑人?”/p
高顺来到雁门关,张辽已经率领一万狼骑兵、四万轻骑兵出塞,尾随步度根的鲜卑骑兵。/p
辛评神情不好看:“张辽轻装出塞,连冲阵使用的重甲骑兵都没有携带,恐怕会出事。”/p
“他去了何地?”/p
“白登山。”/p
“众将士,跟上!”/p
高顺率领陷阵营、重骑兵,立即跟随张辽出塞。/p
在高顺后方,牵招也随后到来。/p
他听说张辽、高顺出关,于是将留下的俘虏交给辛评看管,然后出塞。/p
主将已经杀过去了,他们也不能置身事外。/p
“唉,我堂堂的军师,竟然要沦落到看守俘虏的地步。”/p
辛评发现自己这个军师,似乎太保守了。/p
徐天麾下的武将,一个比一个激进啊。/p
白登山,鲜卑骑兵撤退至此,漫山遍野。/p
“汉军决计不敢追至此地。”/p
步度根向众多鲜卑贵族信誓旦旦承诺,汉军不会追至白登山。/p
众多鲜卑骑兵在白登山附近扎营,开始清点洗掠雁门的战利品。/p
在鲜卑人后方,张辽的五万骑兵,正在快速接近。/p
以张辽目前的统帅值,为五万骑兵提供加成,轻易而举。/p
大概是受到徐天的影响,又或者是张辽的本能,让张辽热衷于突袭这种冒险的进攻方式。/p
“将军,前方发现鲜卑人的斥候骑兵!”/p
“看来鲜卑人就在前面了。”/p
张辽脸色凝重。/p
步度根的鲜卑骑兵可能有几十万、上百万,而他只有五万骑兵。/p
“就地扎营,你们随我前去侦查。”/p
张辽只带着几个副将,冒险去侦查鲜卑大军的虚实。/p
张辽已经不是之前被鲜卑万夫长追赶的马邑少年,若是拥有资格与步度根扳手腕的一方大将。/p
张辽对自己的武力有信心,即使被上万鲜卑骑兵包围,也可以全身而退。/p
白登山,此地位于雁门郡北部平城一带,曾经发生着名的白登之围。/p
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在此地七天七夜,后来刘邦使用谋士陈平之计,贿赂冒顿单于的妃子,吹枕头风,匈奴人自行解开了包围。/p
张辽登上白登山,天降大雪,鲜卑骑兵载着战利品,满载而归,可以不用担心过冬的粮草。/p
也正因为不能舍弃这些战利品,因此,以行动神速闻名的鲜卑骑兵,被张辽追上。/p
越是贪婪,越容易露出破绽。/p
“大雪会干扰鲜卑人的视野,让他们变得忽视身边的危险。”/p
张辽已经出现在白登山,但鲜卑人还是没有察觉到张辽这一尊杀神靠近。/p
“将军,我们五万人攻击几十倍的敌人,未免太吃力了。”/p
“鲜卑单于步度根很有可能就在白登山下,而且身边至少有几十个万夫长、数百个千夫长……”/p
跟随张辽前来侦查的副将经过推断,认为突袭步度根的风险极大。/p
鲜卑没有像样的名将,不过人数一多,一群武力在60~80之间的鲜卑武将联手,再加上鲜卑人的战阵,还是有点棘手。/p
张辽从白登山俯视下方鲜卑人的营地,延绵不绝,不见尽头。/p
如果可以找到步度根的位置,那么突袭的成功率还能提升。/p
不过想要在漫山遍野的鲜卑人的营地中,找到步度根的营帐,谈何容易?/p
张辽收留的雁门郡坞堡主女儿,也认为凭借五万人击败步度根有些勉强。/p
几乎整个步度根部落的青壮都集结在此地了,人数众多。/p
蚁多还能咬死象。/p
张辽也在评估突袭鲜卑骑兵的计划,但他推算的不是成功率,这不是他考虑的东西。/p
他考虑的是发起突袭的时机。/p
“根据高顺、牵招、张燕他们的行军进度和速度,第一个前来汇合的是高顺。到达白登山的时间是次日清晨。”/p
张辽已经算出了取胜的时机。/p
“既然将军已经下定决心,那么我们唯命是从。”/p
张辽的副将们,虽然认为风险很大,但一旦主将做出决策,他们绝对不怂,敢上去拼命。/p
“我们该回去了。”/p
张辽这一次是真正的独当一面。/p
赞皇山大战,张辽还有贾诩担任军师,削弱黑山军,然后张辽发起突袭。/p
此次是张辽单独带兵行动。/p
“可能会死,你也要参与突袭吗?可有名字?”/p
张辽向堡垒主的女儿询问,直接当做一名副将使用。/p
“李秀,字淑贤。”/p
“没听说过。”/p
张辽很直白,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p
并州的豪强不少,随便一个豪强的女儿的名字,张辽还真不知道。/p
李秀撇撇嘴,很不满张辽无视了她。/p
不过当前不是儿女情长之时,李秀答道:“我有一战之力,愿随将军杀敌!”/p
“很好,既然从军征战,那么就要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p
张辽知道她有些力气,否则也不会允许一个累赘加入自己军中。/p
一万狼骑兵、四万轻骑兵与鲜卑骑兵保持一定的距离,养精蓄锐。/p
为了不被鲜卑人察觉,张辽的骑兵,没有升起篝火,仅仅凭借帐篷、衣物避寒。/p
鲜卑人还不知道危险将近,大雪越下越大,北风呼啸。/p
恶劣的天气,让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