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大朝会,今日的姚易倒是没此前那般懒散,一反常态地直立在一旁。
“诸位卿家还有什么事情吗?”赵祯将大小事情安排好后循例询问了百官,下面的百官也打算就这么结束,思考着过会儿去哪里喝点。
“回陛下,臣御史中丞张正有事上报。”张正就是当初的张御史,这几年混成了姚易的上司,姚易也是在他照顾下才能那般惬意。
“臣受蔡州节度使赵宗礼之子赵检所托,请陛下彻查宗室子弟被杀一案。”
这话一出,朝堂之上的百官开始了切切私语。这赵宗礼可不是一般的宗室子弟,是当初官家选进宫中抚养的几位宗室之一。
当年赵祯无子,选取了几位宗室,皆赐名“宗”,后来赵祯产子,便又将几位给送出宫去。百官之前只听说这赵宗礼不幸遇到叛乱身亡,怎么听这话的意识是这还有内幕?
这时候的赵祯正是将要立储之际,对这几位最是敏感。
“呈上来。”赵祯急忙吩咐道。
内官将奏折递了上来,赵祯打开扫视,越看越是心寒,最后竟将奏折朝地上这么一摔。
“朕还没死呢,竟然有人这般大胆。”
低下百官一听这话心里一寒,这是涉及夺嫡大事啊。
站在文官首位的韩章韩大相公将奏折捡起来看了一眼,心中也是一惊,要是所言属实,那这背后之人算得上是极为大胆了。
“陛下,此事重大,还需仔细调查啊。”韩章劝阻道。
“哪位愿意将此事调查清楚。”赵祯扫视着下面的百官。百官不是傻子,虽然不知道到底说的是什么,但这事涉及夺嫡,哪个敢沾手。
盛长柏看了一眼周边畏畏缩缩的官员眉头一皱,就想要上前请命。盛宏哪里不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早早地就有所准备,一见儿子动了,连忙一把扯住他,用眼神示意盛长柏别乱动。
正当父子二人纠缠的时候,姚易向前一步:
“回陛下,臣愿查探此事。”
这事就是姚易安排的,那赵宗礼的儿子就是他安排救出来的。其实此前姚易一直看不到剧情,为何赵祯最后不选别人,就选赵宗全传位。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赵宗全、赵宗路、邕王、兖王都是当初收养在宫中的宗室子弟。只是这两人不得赵祯喜爱,早早被安排出了汴京。
那既然赵宗全不是普通宗室子弟,那么之前截杀他的所谓德昭皇帝也不简单,手持劲弩的死士可不是一个草头天子能有的。
直到两年前一伙叛贼出现,一开始姚易没在意在意,毕竟大宋每年不出三四次大型叛乱,朝堂之上百官还不习惯呢。但之后这伙叛贼却有如神助,席卷蔡州、岳州、禹州三地,匪首自立昭徳皇帝。
姚易派张不饿调查,发现这叛贼与京中勾结,搞到了劲弩兵器。这昭徳皇帝上位了什么事情都不干,也就只在蔡州等地徘徊,干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截杀了赵宗礼。
这事姚易一琢磨,就猜到是京中的两位王爷下的手,这才将赵宗礼的儿子救出来,又指点他上京告状。
“好,殿中侍御史姚易刚正清廉,升任侍御史,审查宗室被杀一案。”赵祯知道姚易的本事,也将此事放心地交给了他。
“是。”姚易行礼道。
下了朝的姚易倒是没有开始调查,因为一下朝他就被韩章请了过去。
“元潜,来来来。”韩章在樊楼罢了席面,也就只有姚易和他。
“大相公。”姚易打着招呼。
“元潜,老夫是个爽快人,不想打哑谜了,我只想和你将话挑明了。”
“请大相公示下。”
“我知道你这刚正的性子,你若是审查此案,必然是不查到底不罢休,我说的对吗?”韩章盯着姚易的眼睛说道。
姚易没有说话,就这么点了点头。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如今我国朝经不起动荡,官家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立储,要是这次的事情再让官家动摇,你我便都是罪人。”韩章说道。
姚易笑了笑,回道:
“大相公一心为公,值得钦佩,但我只想问您一句话。这当今官家还在,这些人便敢用这种手段,若是真让这种人上了位,怕这才是国朝的祸患。”
韩章没有开口,他从姚易往日里的行为便知道了,这位是个宁折不弯的性子,姚易会说出这番话他也是早猜到了,但为了朝堂安稳,他还是站出来做了这个坏人。
“唉,我便知道说不动你。”韩章无奈道。
姚易笑了笑,直接行礼退了出来。其实姚易不是真的个性刚正,但不光他的人设是这个,他的计划也需要他这般步步紧逼。
得了旨意,姚易回去和淑兰交代了一句,嘱咐她安心在家,便带着张不饿前往禁军大营。按照旨意,他可以带着一营兵马前去蔡州调查。
姚易奉旨连夜启程,开始了他早就安排好的计划,直接一脚直奔蔡州。
蔡州离汴京不算太远,姚易带着兵马连夜奔袭,终于在第三天到达了蔡州。说起来这次挑选的人马是英国公亲自调教的,相当精锐,奔袭三天竟然没有崩溃。
因为叛乱,蔡州的地界相当乱,到处都是没来得及耕种的田地,到了蔡州城下,大白天的也是城门紧锁。
“城上守将,速开城门。”张不饿扯着大嗓门喝道。
“城下何人。”城墙上的守将也探出头来。
“从六品侍御史,奉直郎姚易姚大人,奉圣旨而来,速速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