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枚导针就这样植进椎弓根,一次性透视所有导针。
屏幕上,几十根导针,乱七八糟,从不同的点、不同的方向置入。
老韩和张教授对着G臂机的屏幕,一根一根地检查,检查了几遍。
每一根导针置入的点、方向和深度几乎完美,每一根导针以最佳角度从椎弓根骨性中心穿过,没有一根不满意,哪怕一点点可以允许的偏差也不存在。
看起来乱七八糟,但是每一根独立的导针都是最佳的,再改变一点就是偏差。
透视确认导针没有问题,然后就是一根一根地拔出导针。
每拔出一根,就植入一枚椎弓根螺钉,有万向的,也是定向的,直到全部的导针被换成椎弓根螺钉。
再次透视,螺钉没有任何问题,椎弓根钉的位置都非常漂亮。
“开始截骨了!”杨平随时汇报手术进度,也是获得许可。
“截!”韩主任同意。
截骨是一个高风险操作,也是手术技术含量最高的步骤。
截骨是将脊柱几处截断,以重新组合,截骨并不是简单截断,需要截断之后能够重新有效嵌合。
截骨操作可能损伤神经,导致瘫痪,在再次组合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错位,也会损伤神经,引起瘫痪。
为了减少神经损伤,术中常常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和唤醒试验。
截骨,杨平使用超声骨刀,相对传统工具,超声骨刀在截骨精确性和安全性上都提高很多。
这种工具吃硬不吃软,它只切割硬的骨质,对软组织的神经不起作用。
手术节奏非常好,截骨的同时,每一次截断的操作间隙,杨平会转头看神经电生理监护仪的屏幕。
胖子已经将它的角度调到最好,让他随时可以看到监测波,如果损伤或刺激到脊髓或神经根,波幅会变化,出现刺激波,提醒术者,你的操作很危险。
超声骨刀,杨平没有用过几次,但是现在,它在杨平手里非常听话,仿佛专为杨平而生。
截骨很快,老韩和张教授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听着超声骨刀的噪音,他们不敢说话,生怕打断杨平的节奏,引发意外。
“截骨完成!”
老韩和张教授如梦方醒,已经完成了,这么快。
“开始矫形!”
这一步,最容易出现风险,脊柱矫正时,有时候因为脊髓无法耐受矫正,病人当场瘫痪,或者术后几天出现瘫痪。
一旦瘫痪,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医生,每一台手术都是如履薄冰。
在系统空间手术室,一万多台的手术培训,让杨平已经掌握大量数据,什么畸形矫正到什么程度是安全的,数据不会骗人。
他想有空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总结规律,得出一套预测的模型,指导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将手术进行精确化和标准化。
“慢点,小杨---”
张教授和韩主任同时提醒。
杨平把持着工具,开始进行脊柱矫形。
这个步骤,杨平不是很快,他矫正一点,这边看脊髓的搏动,那边看监测波,一直正常,没有因为刺激出现波幅的改变。
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在合适的节奏中,脊柱在截断的部位发生空间变化,序列被重构。
脊柱在三维空间被矫正,然后植入钛合金棒,进行逐级螺钉锁定,最后加上横梁,再锁定。
全程一个小时,扔在收集盆里的有尾纱布,周灿一块一块的铺开,纱布干燥,几块淡淡的血迹。
“透视!”韩主任指挥推G臂机的规培生。
“要不是要来一次CT扫描?”杨平建议。
这个手术间是多功能手术间,自带CT影像设备。
CT扫描完成,三维重建图像逐渐出来。
每一颗螺钉都包裹在椎弓根的骨质通道里,脊柱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的生理弯曲,这意味着截骨矫形做到了极致。
“活动一下足趾,对,往上,往下,很好!”
张教授指挥病人活动足趾,一切正常。
老韩看着CT三维重建的图像出神,这手术,已经无话可说。
这小子天生就是做手术的,手术之神,一点也不夸张。
一上手,便是千年的精!
老韩已经习惯,认知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刷,多刷一次无妨。
如果一定要解释,天赋!天赋可以解释一切。
这种人才可遇不可求,很庆幸,让自己碰到了。
杨平帮忙一起抬病人过床,张教授走到韩主任身旁:“足趾活动很好!”
第一次做,怎么就敢不留余地,直接矫正到零度。
唉,还是天赋!
“卢钢的手术让他主刀吧?”韩主任觉得再无疑问。
张教授还能说什么:“小伙子,就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