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中国医生是杨平的助手,密尔顿也认了,杨平他是认识的,不过只有一面之缘。
当时在马来西亚,他和奥古斯特两人争相向杨平要,但是回国后,密尔顿因为事务繁忙,渐渐忘记这事,而执着的德国人却立即付诸行动,来到中国跟随杨平学习脊柱外科。…
当时杨平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密尔顿也是看过,只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这么快。
杨平论文中的新技术现在成为这次学术大会的焦点,脊柱外科太需要新的东西,大家一直在兜兜转转,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即使大家自认为耀眼的微创技术,不过是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迟来的应用而已。
脊柱侧弯的矫形,自从cd两位大师开创现代脊柱矫形的理念以来,大家一直在两位大师的框架里兜兜转转,没有走出这个框架。
密尔顿提前已经看过宋子墨带来的论文,第一篇关于杨平自创的截骨方法,这个技术其实也还是在cd理论的框架之内,只是对截骨的方式做了改进提升,将截骨、矫形、脊髓的形变三者联系起来考虑,对脊髓的形变进行精确的预测,这样可以在充分矫正畸形的基础上,将脊髓损伤降到最低。
对于一些程度极为严重的脊柱侧弯畸形,最大的并发症就是瘫痪,这些病人因为极大的瘫痪风险导致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杨氏截骨出现后,这个问题将被解决,以前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现在可以安全地进行手术。
第二篇论文,外固定架治疗脊柱侧弯,这个技术已经完全跳出cd的框架,成功地将伊里扎洛夫技术与脊柱矫形结合起来,用一种和缓自然的方式来矫正脊柱畸形,这种技术的弱点是治疗的时间比较长,需要3个月到1年时间,但是因为其显着的优点:安全、保护脊柱的活动度,在优点面前缺点就显得微不足道。
第三篇论文,骨骺精确阻滞技术对脊柱侧弯的矫形应用,目前在动物实验取得巨大的成功,已经准备进入临床。
这个创新的理论彻底颠覆现有的脊柱侧弯治疗理念,如果临床应用成功,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医生将碰不到需要做手术的脊柱侧弯患者,也就是在以后没有成年的脊柱侧弯患者。
因为在儿童时期,一旦发现脊柱侧弯,就可以用这种技术进行干预,这种技术极为微创,不用开刀,直接用穿刺的方式将骨骺刺激或阻滞植入物送到椎骨预定的位置,让它发挥作用。
术后几天,儿童可以正常上学玩耍,整个治疗过程对正常的学习生活没有任何干扰,在不知不觉之中,脊柱得到完全的矫形。
真是神奇!
杨平教授真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天才。
就凭这几个脊柱外科的贡献,杨教授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脊柱外科泰斗。
难怪今年的年会充满中国元素,密尔顿只是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就忘记联系杨平,直到现在也还是见过那一次。
宋子墨在这次会议上不仅要演讲,还要主刀三台手术,一台为杨氏截骨的手术,一台为脊柱外固定架手术。
还有一台为骨骺精确阻滞技术治疗脊柱侧弯的手术演示,这是欧洲第一个临床病例,属于跨出临床应用的第一步。…
这台手术将由宋子墨和奥古斯特一起完成,在全世界六千多名医生的中完成手术,此后将在全世界六千多名医生的持续中完成矫形。
主会场的讲台两侧,树立着两只巨大的仿制唐三彩的瓷器花瓶,身着旗袍的礼仪小姐、服务员站在会场的四周。
曼因斯坦教授坐在第一排的嘉宾位置,前面放着一本期刊《医学》,这是宋子墨带来的几本期刊之一。
对于这个天才来说,只要他愿意,将汉语学好不是什么难事,现在他完全可以轻松地使用汉语阅读这本期刊。
他轻轻地翻阅期刊,空间导向基因真的存在!不仅存在,而且杨平已经找到一种这样的基因,破解了它开启与关闭的方法。
利用这个空间导向基因,杨平成功地用干细胞培育出一块完整的肌肉。
还在前不久,杨平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论文中,空间导向基因还是一个假说。那时世界各国的医学家和生物学家认为,这个假说的真实度非常低。
就算是真的,要用实验证明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十年?一百年?
这才过去多久,杨平已经找到现实中的空间导向基因,说明空间导向基因不是假说,而是真实存在的,既然肌肉有空间导向基因,那么其它的器官,甚至人体的任何一块组织,任何一种器官都有空间导向基因。
曼因斯坦心里如巨浪在翻滚,这是何等伟大的的科研成果呀?
他开创干细胞体外克隆局部器官的先河,他解开干细胞构建器官的密码,他是一个天才中的天才。
曼因斯坦一直自信自己是天才,可是跟杨平比起来,此时此刻,他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
以前,曼因斯坦很讨厌中文,他觉得这些古老的方块字应该淘汰,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方块汉字特别漂亮,每一个汉字似乎充满灵性。
这个伟大的国家曾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古代一直站在世界之巅,看来,现在他将要重返世界之巅。
曼茵斯坦已经没心思会议的议题,他决定重复杨平这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