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晚明之我若为皇>第177章 张世泽

一次简简单单的夜袭诞生了一位伯爵,不论在场的文武怎么想,反正熊文灿与范景文对视一眼,心里都觉得酸溜溜的。

大明三百年,除了洪武建国与成祖靖难时,曾大批的晋升过不少异姓爵爷外,中后期以来,能靠军功获得爵位的人凤毛麟角,就连周遇吉本人都十分的意想不到。

不过崇祯皇帝才不在乎这些文官怎么想,在场的诸位阁臣,几乎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个文勋,温体仁甚至位列三公,崇祯皇帝自认没亏待任何人,总不能只许你文官风光,武将就活该卖命吧?

到底是文官还没从历代先帝重文轻武的行径中恢复过来。

不过仅凭一次夜袭,确实还没资格晋爵,崇祯皇帝虽然不止一次说过有大功劳者绝不吝啬爵位,但也不可能把爵位整成大白菜,毕竟物以稀为贵。

之所以为周遇吉晋爵,昨晚的战功只是一方面,甚至是很小的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周遇吉对十万京营兵的付出,没有周遇吉,仅凭崇祯皇帝那三脚猫的练兵手段,京营根本不可能成为强军。

十万京营兵是崇祯皇帝的天子亲军,也是崇祯皇帝在京城赖以‘作威作福’的依仗,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在旁边守着,崇祯皇帝也担心哪一天再落水。

然而,在场的还有比周遇吉更激动的,那便是刘家兄弟俩、张家兄弟仨、沐家兄弟俩为代表的勋贵小将,二十一个小将年龄最大的张世泽也不过二十六岁,最小的沐天润才十六岁。

在此之前,他们在京营中隶属于崇祯亲卫军的外编人员,之所以是外编,是所有人都清楚这些家伙不可能真的一直给崇祯皇帝当侍卫,只不过是为了一起训练方便罢了。

而军中是个最讲究实力的地方,崇祯皇帝也一直没有白了,他们就是一群跟皇帝走的略近些的大头兵而已。

他们来京营原本只是家里长辈的强制安排,历经了崇祯皇帝的魔鬼训练以及洗脑**之后,他们才脱胎换骨重获新生想着建功立业,只是想立大功,当个大头兵肯定是不行的。

本来刚才崇祯皇帝的一番训斥,使得这群小将以为提任再无可能,所以包括刘文耀在内都垂头丧气的。

没想到性福来的太突然,崇祯皇帝竟然不计前嫌,直接提任他们为千总,刘文耀一开始都没反应过来。

什么样的枣子最好吃嘴甜,答案是,先给一巴掌,然后再把枣子塞这人嘴里,最好吃,也嘴甜。

千总对于这群勋贵的祖上来说,是个微不足道的中低级将领,但对于这群小将,无疑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万丈高楼平地起,哪有一出生就当将军的。

而且崇祯皇帝让他们自己选择兵种,其实也算是对他们额外的恩泽,众小将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感激。

刘文耀咧着嘴乐的不行,他与其他人不同,刘家到了他这一代,只有他哥刘文炳承袭了新乐伯,且下一代也将失去这个爵位,刘文耀其实算是个白身。

他也不像张世泽兄弟仨和沐家兄弟俩一样,要么有个当爹的国公,要么有个当哥的国公,想出人头地,就只能拼命。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毕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嘛。

“张世泽,你不在此列。”众小将欢舞雀跃时,崇祯皇帝突然又沉声道。

人群中的兴奋仿佛戛然而止,张世泽是英国公世子,也是他们这群人中的老大哥,平日里训练时,不少人被罚没饭吃,只有张世泽会偷偷将自己的食物让出来。

要知道在繁重的训练中,能将仅有的食物分出去都是难能可贵的,不少人即使嘴上不说,但心里都很敬重这位老大哥。

崇祯皇帝还尤其注重军中战友情的培养,不止一次说过,上了战场都是要将后背交给袍泽,他们必须互相帮助、互相信任。

所以当崇祯皇帝突然说出张世泽不在升官的队列中时,不少人都懵了。

“回去收拾一下,明天便离开大营吧,这里不适合你。”崇祯皇帝没有理会众小将,略微有些冷漠的道。

刘文炳是除了张世泽外,年纪最大的,仅仅比崇祯皇帝小两岁,他想安慰张世泽,但话到嘴边却不知怎么说,只得拍了拍张世泽的肩膀。

张世泽的两个兄弟,张世明和张世武都颇为不解,尤其是老三张世武,他与莽撞憨直的刘文耀臭味相投,脾性自然也差不离,这厮腮帮子气鼓鼓的,当即就想站出来为大哥鸣不平。

只是张世泽却一把拉住了自己的三弟,发脾气也不看看面对的是谁,张世泽觉得老三这脾气不改改,以后指定得出大问题。

崇祯皇帝静静的看着这群小将的反应,对张世泽的处置并非毫无理由。

这次突袭虽然瞒着朝臣,但崇祯皇帝的侦查工作却一点没少做,早在出征之前,厂卫的人就已经将大量人手安插好,使顺天府范围内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个知道消息的肯定是崇祯皇帝。

除此之外,就是京营里也有厂卫的人在盯梢,尤其是在军功核对上,以及崇祯皇帝特殊指派的监视对象上,而这群小将就有专门负责盯梢的人。

崇祯皇帝想了解这群小将的战场表现,就结果来看,大部分人表现的都不错,唯独这张世泽不行。

其实也不是能力问题,张世泽在原来的各项训练中都达标,否则他也不可能现在还留在军营里。

问题是在战场上,张世泽竟然一个人都


状态提示:第177章 张世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