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很少会发这么大的火,就算是当年的胡惟庸,也不曾有过。
御书房中的那些值守太监们将脑袋低下,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毛骧站在朱元璋面前,说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不知陛下有何指示?”
朱元璋阴沉着脸,坐在书桌后,将那封信又取了出来。
“应天府学子意图罢课,周遭各府县学堂也要罢课,江南文风鼎盛之地也要罢课,还要上什么万民书,请求斩杀陈松。
呵呵,这是冲着陈松来的吗?这是冲着俺来的,好,好,真是好,他们真的以为俺提不动刀了吗?”朱元璋看着手中的书信,阴沉沉的说道。
如今虽然没有锦衣卫,可毛骧也不是吃素的,想要获得这些情报,倒也简单。
“陛下,要不要将这些始作俑者全部抓起来?”毛骧问道。
朱元璋摇摇头,道:“不着急,既然他们还没有闹起来,就先不着急。等他们闹起来之后,再动手也不迟。你下去之后,做好准备,随时等候命令。”
“臣遵旨!”毛骧回道。
毛骧退出了御书房,看着毛骧的背影,朱元璋思量起来,“毛骧是一把锋利的刀,可现在这把刀还不够锋利,是时候该让这把刀更锋利了。”
一个计划出现在朱元璋的脑海中,原本于洪武十五年出现的锦衣卫,即将提前登上历史舞台。
只是,当朱元璋开始表露自己的想法时,朝中那些人却无人注意,几乎所有的人,都盯着陈松。
七月十日,距离马皇后的寿辰还有八天时间,寿辰的各项事宜已经开始操办。
在这一天,朱元璋下达了一封谁也没有过分注意的圣旨。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总结出来就一句话,“裁撤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
因为是宫中之事,所以朝臣几乎没有注意到,裁撤这两个部门有什么坏处。
七月十五日,朱元璋又下达了一道旨意。
改制亲军都督府和仪鸾司为锦衣卫,毛骧任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官衔正三品,赐飞鱼服,配绣春刀。
这道旨意下达之后,朝中终于有人注意到了,可是,他们依旧没有放在心上。
马皇后的寿辰终于快到了,在寿辰的前一天,朱元璋再次下达了一道圣旨,令锦衣卫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北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同时设置昭狱,可行先斩后奏之权。
借着马皇后的寿辰,这道旨意虽然被众官员知晓,可马皇后的寿辰在前,这些官员只能憋着自己的疑惑,等马皇后的寿辰过后再说。
马皇后寿辰这天,陈松作为驸马都尉,是要和朱静安一起到谨身殿拜见马皇后的。
陈松和朱静安走进谨身殿,由负责礼仪的太监领到马皇后和朱元璋的面前,行了一礼。
礼毕之后,陈松和朱静安站了起来,站在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前面。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很浓,此刻,就像是寻常老百姓一样。
可是陈松知道,在这笑容之下,是朱元璋那一颗早已充斥着杀机的心。
“退下!”
随着礼仪太监一声高喊,陈松和朱静安退了出去。
阳光照射在陈松的脸上,今天是个艳阳天。
谨身殿前方的广场上站满了官员,陈松环视一周,替他们感到悲哀。
“锦衣卫缇骑一出,这些官员还能剩下几个?此事怨不得别人,要怪,就怪你们不识好歹!”
陈松摇摇头,带着朱静安走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