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市舶司之后,市舶司的税务人员会对售卖的货物进行股价,然后进行收税。
如今海外贸易的商船,基本上都是市舶司的商船。
所以商人们想要让自己的货物上船,就必须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之前的时候,商人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再加上出海赚取的利润也不大,所以一个松江府市舶司完全够用。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松江府市舶司的生意可不仅仅拘泥于高丽,一些船队甚至都已经跑到了倭国。
当然了,这些去倭国的船队,都有松江府市舶司的水师护航。
海贸的利润让人疯狂,随便往高丽和倭国送一些瓷器或者玻璃,就能赚取大量的财富。
这引得无数商人红了眼睛,不停的扎进市舶司。
朱元璋皱着眉头,认认真真地思量着陈松说的这番话。
说实话,松江府市舶司所赚取的利润确实让朱元璋动心。
可朱元璋的心里又有一些担心,像这样一直对商人放任不管,以后会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要知道,历史上的朱元璋对商人可是极尽打压。
“如果这样一直放任不管?会不会让商人们的实力膨胀?这些商人们不事生产,只是买进卖出就能赚取大量的利润,于整个天下没有任何好处啊!”朱元璋一副担心的样子。
看着朱元璋的这个样子,陈松心里不由的感慨一声,“老朱的老毛病又犯了,红眼病加疑心病,这恐怕是治不好了。”
简单的组织了一下语言,陈松说道:“陛下,如今有工商督办总衙门和税务督办总衙门存在,商人们翻不了天。
商人如果想要出海贸易,所贩卖的货物必须要经过工商督办总衙门的同意,如果工商督办总衙门不同意,怎么就没有出海贸易的可能。
货物在离开市舶司之前,还要缴纳一定的税费。如果有人不交,那么大明海防司会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残忍。”
尽管陈松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可朱元璋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增加市舶司的话,说起来也能增加朝廷的收入,可是万事要小心,小心一些总没有错。
这样吧,要不你先去各地巡查巡查,去一去以前有过市舶司的地方看看,看看这些地方还有没有开市舶司的条件!”朱元璋长出一口气,就好像是下达了什么难以决定的决心一样。
“臣领旨!”陈松潮的朱元璋拱拱手,终于松了一口气。
……
第二天早上,陈松带着准备好的东西以及人员出发了。
目标正是泉州,泉州市舶司,在历史上可是大名鼎鼎的一个市舶司,所以陈松第一个选择的目标就是泉州市舶司。
陈松刚走不久,朱元璋的诏书就明发天下。
诏书上说:……大海乃万事之本,不可因噎废食。朝廷自当训练水师,以阻来犯之敌,不可自绝于海洋……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海禁之事正式被以大诏的形式废除。
陈松坐在马车当中追赶着夕阳,手中拿着一份刚刚送来的文书。
这文书上面所记录的内容,正是朱元璋的大诏。
夕阳从马车的窗户当中穿过,落在了陈松手上的大诏上面。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陈松的心逐渐平缓下来。
来了大明这么多年,终于将这个心头大事解决掉了。
海禁绝不可有,海洋的财富,不可错过。
如果没有松江府市舶司的话,估计朱元璋很难会以大诏的形式废除海禁。
毕竟,洪武年间的倭寇,还是比较猖獗的。
马车吱吱呀呀的形式在官道上,一路往南,进入了福建境内。
速度一下子慢了下来,路途忐忑很多。
俗话说:闽地八山一水一分田,想要顺利的到达泉州,可没有那么容易。
陈松巡视以前开设过市舶司地方的消息早已经被朱元璋以文书的形式告知了这些地方,所以,泉州上下的官员都翘首以盼,期望陈松的到来。
有松江府市舶司在前,那白花花的白银,可都是这些官员升迁的政绩。
而且,之前朱元璋的禁海令之下,泉州不得再出海经商,几乎算是断绝了泉州的经济。
靠着种地,根本就养活不了泉州的百姓。
哪里有那么多的地够种?除过出海打渔之外,就只有外出经商这一条路走了。
打渔也有时间限制,每年能打渔的时间只有那么几天。
而打回来的那些鱼,又不能像粮食那样存放。
尽管可以制成鱼干等制品,可也比不上正儿八经的粮食。
所以,泉州的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苦。
现在禁海令突然没了,陈松也要来泉州视察。
如果办得好的话,泉州市舶司重新开启。
那么将又会是一场繁荣景象。
泉州府城外十里位置,这里彩旗招展,各种各样彩纸扎成的彩亭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乐手遍布官道两侧。
泉州府上下几乎所有的官员,全部恭恭敬敬的站在官道上。
甚至还有当地的卫所士兵维持秩序,场面不可谓不大。
在众人的翘首期盼当中,陈松的车队缓缓而来。
尽管陈松不愿意施展自己的依仗,可这是这个时代的基本习俗。
这次出来,陈松身上也没有挂什么职位,所以街牌只有“大明富平侯”,“大本堂左詹事”等几个职位。
尽管如此,泉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