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得知宋公子,不,得知宋启与郭志在青楼发生争执之后,钟侍郎便让我们即刻带人前往,围住现场,严防消息走漏。”

石室之中,刑部员外郎赵远回忆道:“只是,现场人员众多,且关系复杂,我们到时,消息已经传开了。

“钟侍郎便命令我们,去淮易侯府,将宋启请到刑部里来,不得怠慢。”

听到此话,方平安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对于上门缉拿宋启,赵远用得是“请”字。

按照他话中之意,这一切都是钟钧安排的,那么便说明,钟钧与淮易侯之间,其实早有往来,而非是因为换囚一案才结交的。

“在我们把宋启带到刑部之后,当天夜里,淮易侯便是亲自登门,找到了钟侍郎。”

赵远神色谦卑,继续道:“那时罪臣就在钟侍郎身边服侍,所以他们的话罪臣听得很清楚。

“淮易侯请求钟侍郎,一定要想办法救出他的爱子。

“钟侍郎并没有拒绝,答应会尽快找出对策,让淮易侯稍安勿躁,回府等候消息。

“于是,钟侍郎就在刑部书房里,思虑了一天一夜,罪臣也在旁边随侍了一天一夜。

“罪臣看得出来,钟侍郎与淮易侯交情匪浅,否则他不会如此上心。

“可是,即便钟侍郎冥思苦想许久,最后也没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这件案子毕竟是一件人证物证俱全,且毫无疑点的定案,根本没有运作的可能。

“所以,钟侍郎便准备兵行险招,以不法的手段救出宋启。

“第二日,钟侍郎便召集了我们几人,让我们散出可信的人手,到各地去找与宋启长相相似,年纪相符的人。

“最终,如大人所说,半月之后,罪臣的人在十里县找到了一名乞丐,与宋启有八分相像。

“为此,钟侍郎记了罪臣一功,也在事成之后,赏赐了罪臣一千两白银。

“当然,这些白银,大部分都是淮易侯府送过来的。

“而后,钟侍郎让我们将那名乞丐隐秘地押入刑部大牢,与宋启做了交换。

“并且,为了不让那名乞丐喊冤或是求救,钟侍郎让我们以刑讯的名义,割掉了他的舌头,敲碎了他的十指。

“将他打了个半死。”

听到这里,方平安皱起了眉头。

虽然这些事情他从怨灵录里了解过一些,但如今听赵远这般习以为常,冷漠自然地说出来,还是忍不出心生寒意。

想当初他被陷害之时,钟钧几人,也正是准备行此歹毒之事。

好在有李升他们及时赶到,方平安这才免去了皮肉之苦。

可仔细想想,大乾之中,能有几人具备方平安这般背景。

那些普通百姓一旦落入钟钧这类人手里,不知将会是怎样的凄惨下场。

如此可见,贪官污吏,枉法之徒,必须要除。

而似乎感觉到了方平安的隐怒,赵远连忙解释道:“大人,这些都是钟侍郎让我们做的,罪臣也是身不由己。”

对此,方平安并没有要迁怒于赵远的意思,只是冷冷问道:“你们如此做法,难道不怕被人发现吗?”

按理来说,像军侯之子被锁拿下狱这样的大事,并不会只由刑部单独处理。

京兆府,大理石,御史台,都有权限前来查看。

“大人果真是思虑周全。”

赵远奉承了一句道:“当时,京兆府的人确实到过刑部,也见到了那名乞丐。

“只是钟侍郎亲自出面,以假宋启武力抗拒审讯,刑部不得以出手为由,搪塞了过去。”

“继续。”方平安严肃道。

“是,大人。”

赵远毕恭毕敬道:“淮易侯府的人,从刑部大牢中将宋启接走之后,钟侍郎便告诉他,务必即刻把人送出京临,短时间内千万不能回来。

“淮易侯府的人也照办了,当天便派人将宋启带走,送去了云台县。

“云台县,曾是淮易侯祖上的老家,他们对那里很是熟悉。

“甚至知道一条只有他们宋家知晓的,从京临过去的小路。”

闻言,方平安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宋家老母,能这么快往返云台县看望她的孙子。

“之后的事情,大人应该都知道了吧。”

赵远概括道:“那名乞丐被送上西山法场,处以斩刑。

“钟侍郎再次召集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对此案,一定要守口如瓶。

“并且,钟侍郎还抹去了此案的全部痕迹,包括十里县知道那名乞丐的人,他都没有放过。

“全都暗中处理掉了,无人察觉。

“要不是大人您神机妙算,此案根本不可能会有重现天日的机会。”

听到这话,方平安皱了皱眉,原来钟钧还在十里县杀了人。

只是,说了这么多,方平安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赵大人。”

方平安神色冰冷道:“你好像没有听明白本官说的话。

“本官要的是证据,而你,只与我说了换囚案的真相。

“而且还都是你一人的片面之词,与钟钧的招供何异?

“怎么,你是在戏耍本官吗?”

“没有,没有,大人,罪臣岂敢如此。”

赵远连连摆手道:“对于换囚一事,除了罪臣与钟侍郎知道得最为详尽以外,还有一个人,也对全部细节都有掌握。

“大人只要找到了那人,便会知道,罪臣所言非虚。”

“那人是谁?”方平安冷声道。


状态提示:第179章 真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