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耐心地解释道:“永宁你修行儒道时日不长,不知道也很正常,师兄给你讲一讲吧。
“永宁你是武人出身,我们便拿武道来说吧。
“儒道与武道的不同之处便是在于,武道的本领,来源于外部,来源于成册的武技。
“而咱们儒道的本领,则是来源于内部,来源于我们自身。
“简单来说便是,我们儒生,只要境界品级达到要求,无需学习,便能施展儒道的本领。
“因为我们儒道的本领,可以说是先天而成。
“之前师兄所说的,七品境界的言出法随,乃是言出法随的雏形,正是这个道理。
“言出法随与所有的儒道本领一样,它们尽皆存在于我们儒生的全部品级当中。
“唯一的区别便是,对于儒道本领,不同的品级,所能展现出来的形式与威力也不同。
“这么说,永宁你听明白了吗?”
听完许慎的讲解,方平安皱眉思索了几息,点了点头。
他大致懂了。
也就是说,儒道的本领,不能,更无需通过传授来进行学习。
而是在满足了条件之后,自然而然就可以掌握。
至于七品境界到底能不能施展言出法随,按照许慎的说法,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对的。
因为严格来说,儒道的任何境界都可以施展言出法随。
只是对于这点,方平安还不太明白其中原理。
似乎看出了方平安还有疑问,许慎顿了顿,又道:“不如这样,永宁,师兄为你演示一次。”
闻言,方平安毫不犹豫地便是点了点头。
都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理论说不明白的,做出来之后,或许一眼就能看懂了。
方平安随即便见,许慎正了正坐姿,体内浮现出了一股凛然的气息,正是浩然之气。
而就在这时,许慎忽然转头望向他道:“永宁,水,利体也,宜多饮。”
听到这话,方平安皱了皱眉,奇怪地看了许慎一眼。
然后,他端起茶盏,喝了几口水。
见状,许慎摊了摊手,微微一笑道:“这,便是七品文士境的言出法随。”
“什么意思?”方平安刚刚问出此话,他便是猛然注意到了自己手上的茶盏。
他并没有想要喝水,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端起茶盏来的。
之前许慎莫名其妙道出那句话之时,他明明还在疑惑不解。
“如此的言出法随。”
许慎解释道:“永宁你可以把它看做是言出法随的雏形。
“也可以将它称之为,‘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方平安低声重复了一遍。
许慎点了点头道:“没错,就是以理服人。
“师兄刚刚的那句话,不仅永宁你,就是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十分简单的常识。
“而当我通过文胆,以浩然正气说出此话之时,它便足以影响旁人的行为。
“以你所知晓所相信所认为的道理,来影响你的行为。
“这便是言出法随的雏形,以理服人。”
听到这里,方平安顿时睁了睁眼,这下他全都明白了。
言出法随,果真神奇。
只是,从许慎的话中很容易便能得出,七品文士境的言出法随,破绽非常明显。
以理服人的前提是,对方必须相信你所说的道理。
那对方要是个什么道理也不讲的莽夫,在儒道七品文士境面前,岂不是毫无弱点了。
不过,既然他可以想到这点,那么其他人也能想到。
尤其是自古以来的,那么多的儒林大贤。
他不信,儒道之人会对自身的弱点无动于衷,坐视不理。
想到这里,方平安好奇地问道:“那师兄,咱们儒道六品的言出法随又是什么?”
方平安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儒道六品当中。
“师兄就知道永宁你会有此问。”
闻言,许慎得意一笑道:“师兄虽然还没有晋升六品,但为了能给永宁你解惑,师兄还是深入了解了一下。”
你是为了能装逼吧。
方平安悄悄地斜了许慎一眼,而后拱手道:“还请师兄赐教。”
许慎昂了昂头道:“咱们儒道六品的言出法随,名为‘引经据典’。
“引经据典,可以说是对以理服人的补充与完善。
“当以理服人行不通的时候,咱们修行儒道之人,便可以引用古往今来圣人大贤的语录与名言,经文与篇章。
“以浩然正气与圣人经典两相结合,便能左右不信道理之人的行为。”
果不其然,正如方平安之前所想的那般。
“永宁,五品,五品的言出法随你还想不想知道。”
许慎挑了挑眉道:“想知道的话,师兄也可以一起告诉你哦。”
闻言,方平安却只是轻轻一笑,没有回答。
其实不必许慎明说,他现在已经可以大致猜到,儒道五品的言出法随究竟是什么样子了。
像那日在庆州之时,李升所使用的言出法随传送之术,或许便是五品以上的儒士才能施展的言出法随。
也可以说,那才是真真正正的,言出法随。
至于五品以上的儒道大家,应该就是,他们说什么便是什么了。
尤其是到了言诲那般境界的大儒,甚至都不必开口。
见许慎还在期待地看着自己,方平安想了想,忽地一笑。
“师兄,师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