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建昌侯>第一百八十四章 学不来
有机会留在京师为官或是外调高升,这可全都是靠张延龄的相助。

他恭敬行礼道:“此番能得建昌伯相助,真乃老朽三生有幸。”

张延龄笑道:“只能说有点渊源,还是靠我姑父的关系。”

“对了,小孙女还在令府上……”

林元甫提了一句。

张延龄道:“哦,本就是为保护她,不让她受伤害,回头就把她送回到府上,同时再派人去保护你们林家人。”

既然张延龄这边需要保护,那林元甫和徐杰两个涉案人自然也需要有人护周全。

幕后元凶肯定是想斩草除根或是来个死无对证的。

林元甫赶紧道:“不敢不敢,小孙女有福气,能跟到建昌伯这般有情义之人,也乃是我林家之福。”

林元甫很明白“事理”。

他本来或许以为只要想办法把亏空补上,或是家里被抄,不至于丧命或是家破人亡,但在朝堂上听了张延龄有关案情的分析之后,他知道要不是张延龄出手,他和林家上下近乎都无法保全。

让张延龄帮了这么大的忙,后怕之余,自然知道“感恩图报”,孙女都要直接送给张延龄。

至于联姻什么的,连提都不敢提。

张延龄笑道:“我又岂能趁人之危?”

张鹤龄听不下去,没好气道:“老二,你装什么装?给人办事不收好处,那可不是你的风格,既然你注定要收人家的孙女,这么多废话作何?”

话太直接,让林元甫都有些接不来茬。

却是徐杰突然跪下来,给张延龄磕头。

这才把场面的尴尬给揭过。

“鄙人感谢建昌伯大恩大德,鄙人无以为报……”

徐杰是最倒霉的那个。

他背后没有强大的靠山,而这次他能获救,纯粹是张延龄在营救林元甫的时候顺道把他给救出来,按照套路来说,他应该回家把自己没出嫁的女儿、孙女什么的往张延龄这里送,才能报答恩情,但以他的年岁,女儿早就已经出嫁,孙女辈的还没到适婚的年龄。

没得送,只能跪下来磕头感激。

“徐参议这又是何苦?起来起来,有关此案的事情,我可能还要多求教你们二位,二位也赶紧先回去休息,回来的路上让你们受了一些苦头,全都是为了案情,还望你们不要介怀。”

张延龄则好像个施恩不图报的豁达之人。

此时他浑身都是圣洁的光辉。

林元甫和徐杰又千恩万谢,这才各自上了朝廷为他们准备的马车,再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各自往自家宅院和暂住的驿馆而去。

这边张延龄目送马车离开。

张鹤龄凑到弟弟身后,用略带讥讽的口吻道:“老二,你行啊,收买人心都一套一套的,反倒是大哥成坏人了是吧?”

张延龄侧目看了张鹤龄一眼,道:“大哥还有点自知之明。”

“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张鹤龄骂了一句。

崔元拱手道:“建昌伯,此行山东,在下跟您也学习了很多,希望此案……还有能继续跟您学习的地方。”

这意思是,他想继续跟张延龄一起查案。

不想被甩。

张延龄笑道:“那就多谢崔兄相助,不过现在重要的是要等江南那边来消息,所以……就先各自回去?”

“那在下就先回府。”

“我也走了!”

张鹤龄没从弟弟这里得到指点,心里还有些不爽,各自上马车,在东华门便已作别。

……

……

张延龄回到家。

金琦等人是跟他一起回来的,同时建昌伯府外面聚拢了太多的护卫。

俨然将建昌伯府当成是军府。

“弟兄们跟本爵去山东一趟也辛苦,这次也不能让诸位白走一趟,每个人至少发二两银子作为补偿,接下来还要仰仗于诸位。”

张延龄算是对这些人客气客气。

虽说他们是为朝廷办差,但这次护送之行,这些人也算是拼了全力。

尤其是在济南府。

但凡有人不听号令,或是在关键时候退缩,那张延龄就可能要成为李士实的刀下鬼。

此时给点小恩小惠,也是为了能让这群人继续办事。

几名校尉过来做了感谢。

张延龄先进了府门。

小狐狸和苏瑶都在等张延龄回来,虽然张延龄昨天就已经到家,但张延龄当晚闷头大睡,根本没时间去管她们。

现在再见到张延龄,看到自家老爷精神抖擞的样子。

她们便知道,好事要来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四章 学不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