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建昌侯>第三百零七章 留下足迹
都以为你出家当道姑了,大不了都当你死了呗?”朱效茹当然不甘心吵嘴时落败。

我一个成了婚的老娘们,在撒泼吵嘴时,还能输给你个没出阁的黄毛丫头不成?

德清点头道:“皇姐的提议倒挺好,就是不知皇姐府上所余下的钱财,是否足够买来那一千引的盐引去还债?若是还不上的话……不知是否要卖了奴婢和田宅?甚至姐姐自己……”

“真是学坏了!”

朱效茹不想再听到更难听的话,好像认输了一般,丢出个手帕到德清面前,就好像是投降一般。

德清也就不说什么了。

朱效茹道:“你年纪轻轻的,学那些不正经的话作何?”

“皇姐,好像是你先出言挤兑的。”德清反驳。

“好了,当皇姐我错了,就不该跟你提张家老二的事,对了,你不是对他很了解吗?你既为他肚子里的蛔虫,你倒是说说,他为何这次一反常态,要去跟李广斗?他这是要自找麻烦吗?”朱效茹道。

德清蹙眉道:“皇姐不是说好了,不提他了吗?”

“说说,你就说说,大不了不提你们之间的事罢了。”

朱效茹怎会罢手?

说是不说,其实就是缓兵之计。

德清似有所思道:“他的想法,我怎可能知晓?不过既为大明之臣,都知李广在宫里的作为近乎祸国殃民,朝臣也多番参劾李广,他又为何不能说呢?”

朱效茹笑道:“两个蛀虫,这是虫子咬虫子?稀奇。”

德清道:“皇姐,听说他对姐夫非常器重,你不打算让姐夫……”

“不行,去江南欸,一次去半年以上,你跟我年岁相差不多,但你始终云英未嫁,有些事……不好对你说,你是未曾经历,所以能忍得住,但若是经历过之后……”

说到这里,朱效茹露出个“你是小姑娘我不想跟你细说”的神色。

但德清却好像很坦然道:“皇姐你这是怕独守空闺寂寞难耐?”

“讨打!”朱效茹又作势要打,想顺手抄起个趁手的东西打过去,发现连手帕都丢了,面前就只剩下杯碟这些,打过去可能会出事,也就不再想着丢东西。

她嘴上道,“就当是吧!”

姐妹二人突然又沉默下来。

过了许久之后,朱效茹道:“皇妹啊,虽然我一向都不支持你们的事,但还是有句话要提醒你……你们之间的事,如果要成的话,也就只剩下这几天的时间,他再回来时……或许都是几年之后,你若是想争取的话……也就这几天能争取了。”

朱效茹始终是关心妹妹的。

虽然他不赞成妹妹嫁给张延龄。

但想到妹妹不嫁给张延龄,就要当道姑,想了想还是让张延龄来当自己的妹夫比较好。

德清很坦然一笑道:“没什么,进入道门最重要的,就是要守得心中清明,皇姐多虑了。”

朱效茹随口骂道:“守清规的那是尼姑,不是道姑,你就继续口是心非吧!”

……

……

张延龄要到江南当督抚的事,一时间在京师舆论中炸开锅。

反应最大的,并不是官场体系中人。

对于官场中人来说,与其让张延龄留在京师“祸害”他们,还不如把张延龄发配到江南,去祸害江南的地方官或是南京的清贵。

烫手的山芋,还是握在别人手里比较好。

有很多人甚至觉得,张延龄终于滚蛋了,我们终于可以清静,最好这王八羔子一辈子别回来。

真正在意张延龄人在何处的,自然是跟张延龄有利益牵扯,或是即将有牵扯的人,诸如北方各地的商贾,还有江南官场、商场中人。

消息才刚放出去不到十二个时辰,暗中联络徐夫人,试图给张延龄送礼的江南政治掮客就不下十人。

“老爷,这次动静最大的,要数南京那些与世无争的权贵,其中也有的跟老爷是老熟人。”徐夫人试图去跟张延龄讲解。

张延龄好奇道:“你是说,因为跟我相斗,被我发配出京师的倪岳,还有他手底下,甚至是叶淇手底下的那群人?”

徐夫人点了点头。

在张延龄进入到京师官场之后,看起来是波澜不惊,但其实暗地里张延龄做的事可不少。

京师中很多守着游说衙门的人,都因张延龄暗中挤兑,被发配走了。

治罪倒也不至于。

不是说这些人手脚干净,只是要契合皇帝不想大兴谳狱的脾性,既然皇帝都不想闹,我又看不上你们,当然是想办法把你们弄走……

京师留不下去,这群人自然就想着去南京,尤其是南户部,也是大明朝的油水衙门。

现在张延龄甚至要直接去动大明最后的“金山”,肯定会得罪人,当然也会捞好处,一些利益相关之人也要提前跟他打好门路。

张延龄问道:“江南的商贾作何反应?”

徐夫人道:“前有宁王谋逆的案子,锦衣卫在江南查商贾,到现在仍旧没停,江南商贾苦不堪言,此时他们不明动向……再者提前已有给老爷送礼的举动,以妾身料想,虽然最近他们不会有何动向,只要老爷到了江南任所,还是会有厚礼相赠。”

“真是的……我任所在哪,我自己都还不清楚呢。”

张延龄自己也感觉到糊涂。

本来到江南,只是去查河工、漕运的,基本就是顺着黄河的新河道走,走到哪算哪。

最多再去督察一下河道衙门等,甚至连南京都不用进。<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七章 留下足迹--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