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有大的目标,不过先动者依旧有优势,当孙秀荣带着两个营头的碎叶军出发后,一路上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就能按照预定的速度、目标全速前进,回鹘人虽然也跟着前进,但终究差了一步。
他们需要侦查到碎叶军的行动后才会决定自己的行动,这一去一来至少就有了半日的差距,加上行军途中的拖沓(面对着碎叶军这样的大敌,不得不拖沓),最终还是让碎叶军率先占据了满都拉据点,让其在野外突然遭遇碎叶军的计划落空。
但时间依旧在回鹘人这一边,按照他们的估计,当碎叶军抵达满都拉后,其粮草储备多半不到一个月了。
于是,当他们抵近满都拉,从四面八方将碎叶军围起来后,除了强攻,还有围困这一选择。
满都拉深处荒漠中心,远离碎叶军本土,距离霫部也有一千多里,就算他们有援军抵达,也有心无力。
不过这就是孙秀荣的厉害之处了,到了冬季,回鹘人携带战马、牲畜也是需要大量的牧草补给的,就算是在他们的土地上也不例外。
何况,他们的人数远大于碎叶军。
于是,时间就成了一个十分微妙的问题。
强攻,则成了叶护的唯一选择。
满都拉北面约莫十里地的地方,叶护已经在这里建起了大营,他的三万人马已经从碎叶军大营的北面、西面、东面将碎叶军围了起来。
而从东面赶过来的岳敦大军,则从南面围住了碎叶军。
又是一场围攻战。
双方都很谨慎。
在叶护带过来的外九姓军队里,葛逻禄、拔悉密、辖嘎斯(留在大湖区域的辖嘎斯人)三部显然人数最多,自然成了攻击的先头部队。
与突厥人不同,回鹘人大汗的大旗上绣着的是一头雄狮(阿尔斯兰汗的来历,与之对照,公驼汗则为副汗),虽然漠北并没有狮子,但并不妨碍他们听说过或者从祖上流传下来了。
而孙秀荣的中军大旗依旧是按照唐军规制制作的金色大纛,没有办法,在没有电话的今天,在一个超过万人的军营里,若是没有一个首先用来定位的点,整个营垒就会混乱不堪。
金色大纛高约两丈,旗帜长约一丈,宽约三尺,是用两层绸布缝合而成,按照大唐军规,都护以上大将可以竖立黄旗,旌羽(大旗周边的锯齿)则是褐色,象征着皇天后土。
唐代显然还没有将黄色作为皇家独用的色彩,其他一干人等不得擅用的规定,皇天后土的制式大将也可采用。
按照唐军规制(实际上是李靖的规定,最后约定俗成),大旗的正中要绣上大将的姓氏,孙秀荣也是这样做的,烈烈北风中,所有的旗帜都迎风招展,斗大的黑色“孙”字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
除了孙字,在该字下面还有略小一号的虎枪、火炮交叉托着,显示了碎叶军的独特性。
虎枪是黑中带白,晶莹的锋刃血槽上带着一抹血迹,而火炮是通体黑色,炮口却喷着火红色的火焰。
回鹘大汗的旗帜自然也是仿照大唐的制式,规模与孙秀荣的大纛差不多,除了正中的雄狮,旌羽却是白色的。
白色,正是当下回鹘人的喜爱之色。
这样的旗帜,一旦出现在大军里,绝没有冒用的可能,就像皇帝的玉玺不可能乱用一样,在这个讲究规制、仪式、阶层的世界,何人使用何种东西凛然不可侵犯,一旦僭越,则是惊天的大事。
于是,孙秀荣、叶护都知晓了对方的存在。
当然了,对于孙秀荣这位来自后世的人来说,自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如果能利用旗帜实现诱敌的效果,他也能让荔非守瑜扮成他做这件事。
但他也明白,有些事情如果永远没有出现自然没什么,一旦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
于是,就好像这个世界上的人似的,孙秀荣也牢牢守着这个规制,从未逾越。
碎叶军的所谓大营,也就是用草袋子装填泥土垒成的一道矮墙,这样的防御方式也只有在有了火炮、震天雷、强弩之后才能使用,若还是在纯粹的冷兵器时代,若是有真正的强兵,这样的矮墙不消一日就能攻破。
矮墙,似乎成了碎叶军的标志。
但回鹘人也并不是全无准备,葛逻禄人、拔悉密人、辖嘎斯人虽然都是炮灰,但炮灰毕竟也是资源,平白全部消耗了也甚为可惜。
此时的回鹘内外九姓,大多数都出自铁勒,铁勒,也称高车,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制作车轮的民族都不简单,回鹘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碎叶军的横空出世,如何抵挡他们的天雷地火便成了所有部族的首要任务。
于是,在孙秀荣的望远镜里,一种类似于后世满清的盾车就提前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
大量的葛逻禄、拔悉密、辖嘎斯士兵推着厚厚的盾车慢慢朝着碎叶军大营抵近!
“呜......”
悠长的铜号响了起来。
铜号响起后,碎叶军大营所有人立即进入到战斗状态。
所谓战斗状态,那是一种紧张、整肃、沉默的状态,在发现了敌人那奇怪的盾车后,碎叶军的炮兵就需要尽快进入状态,以此时滑膛炮的准度,想要准确命中几百米远一个并不很大的物件并不容易。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的弩炮可以率先发难!
见到一个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越过盾车向己方飞来,若说没有发憷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些外九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