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岸堤的新柳都抽了条,舒展着蜷在枝干上的嫩叶,宫中的文博士摇头晃脑,日复一日的在太学殿上讲述着他手中的书本。
我坐在太学殿的后排认真听着他的讲学,待东方的太阳悬挂在晴空的正上方,走出宽敞的殿堂,迈步在青灰色的石板上,我的目光却总忍不住的向着宫里福宁宫的方向望去。
当院中的新柳飞满了柳絮,又落了一地的枯叶,重新以干枯的枝干迎来天启十三年的第一场大雪的时候,赫连瑾,还是没有回来。
天启十四年的春天一过,褪去了身上那厚厚的袄衣,在胸前缠上厚厚的束胸带,穿着一身青色的锦衫,拎着手中的书盒,我又踏上了去太学的路。
时间永远以它恒定的轨迹流逝着,京城仿佛还是过往的京城,然而,帝都权利的中心,那里翻腾的却是常人难以看见的暗涌的风波。
赫连瑾离开后,看似将宫中的权利移交给了萧太后,可同样姓赫连的平阳王却不能坐势外姓之人窥视齐国的江山,平日里极其低调的王府,也在赫连瑾离开的这几年开始暗地里招收幕僚,网罗官员。
太学殿的规矩,凡是世家子弟年过十五岁便不用再来太学上课,世族中人的子弟满了十五,或沿袭祖上的功业,或等帝王的封荫谋个一官半职,又或是回家中好好复习等着下半年的秋闱一展身手。
萧正铭今年恰好十五,他早早的退了太学,今年入春后进太学后便再也瞧不见他的身影,太学中,每年都会世家子弟离开,而每年,又会涌进一批新人。
八月的秋闱,我同三哥莫止钧和五弟莫止昊均参加了,三日的考试,从口试到帖经,墨义到策论,我一向用左手习字,在贡院中虽说被那些带着官帽的考官新奇的打量了番,但好在结果喜人,放榜的时候,既不冒头也不掉尾,堪堪在那榜单的中间,有着黑色的莫止辛三字。
莫止钧一向刻苦,此次的名次位列京中乡试前十,而此次京中的解元乃是赵太傅的公子赵恒宇。
消息很快被榜下的百姓传到府中,二太太心中大喜,一下子赏了那报喜的下人十两银子,满脸欢喜的连连对天作揖,口中念道着:“老天保佑,老天保佑!”
莫无康脸色平平,对莫止钧中举的事情好不意外,倒是听到我也上榜的消息,着实惊诧了一把。
娘听到这样的喜讯,心中也极其高兴,虽不及二太太如此阔绰,也硬是掏了几两银子讨个好彩头。
大太太瞧着了室内中的众人,见着报喜的人的拿着银两便要转身走,顿时焦急的问道:“怎么走了,五少爷上榜了吗?”
那报喜的人还未答话,却见莫无康握着手中的杯盏冷哼了一声,“上榜?那小兔崽子乡试考了一场便偷偷溜出了贡院,能上什么榜?”
莫无康这一声怒意惊的整个屋子喜气全无,大太太很快皱了眉,莫无康这才缓了神色道:“书云啊,止昊你不能再惯着了,虽说今年他才是十三,可作为我莫无康的嫡子,这样的品性真是让我生怒,今夜我要好好训他一顿,你莫插手,你若插手别怪我不留情分!”
最后一句莫无康说的极重,大太太听言,脸上皆是震惊之色,却又无法反驳,只好忍声点了点头,可望向我同莫止钧的时候,那阴冷的目光让我心中陡然一惊。
当晚,莫府祠堂内传来了一声声鬼哭狼嚎,莫无康揪着平日里不可一世的莫止昊,将他锁在祠堂。他手中的竹板也不是平日用来教训我们的那一根,另换了一条更加粗壮厚实的,一声一声,毫不留情的抽在了莫止昊的背上,莫止昊压抑不住的哭喊声响彻整个莫府,惊的那随身带的那只大狗也激烈的狂吠着。
二太太极其老实,吩咐了莫止钧这几日做事要低调,便一直躲在屋子里,连伺候莫无康的活也不抢着干,只嚷嚷身体不适要静养,娘知今日的事一过,大太太对莫止昊身上的伤定会心中有恨,也规规矩矩的在琼院里绣花做衣。
夜里,躺在床上听着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娘!救命!”这样的呼唤,我心中也是一顿心惊肉跳,想着莫无康这次下手真真是狠了,连嫡子都敢这么教训,要是有一天发现我假扮男装的身份,那岂不是要打死我?
想到这里,我赶紧翻身起来,关了窗户,锁了门,又将束胸在身上缠好,盖了两层厚厚的被子,这才胆战心惊的睡了过去。
虽说我已经中了举人,但太学的课仍然要去。
“日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帮,黎民与变时雍。”
案台上的文博士开口,带着一腔特有的口音在台上讲读《尚书》,我耳朵听着,却无心顺着他的思路游走,而是想到来年的春闱,春闱结束,放榜之后便是殿试,到了那个时候,赫连瑾会平安回来吗?
我握着手中笔,歪着头目光茫然的看着窗外,八月金秋,丹桂飘香,鼻息间嗅入的是满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心中却止不住的在忧思,赫连瑾离开宫中已经快有两年之久,而在这段时间内,宫中依旧没有任何与有关赫连瑾的消息传来。
这既令我担忧又令我欣慰。
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最起码,赫连瑾还活在这个世上。
我视线放空,手却在纸上胡乱写画了一番,是不是应该找个时间同傅绍言问问赫